01.
重庆磁器口古镇卖辣椒酱和火锅底料的占半条街,这我可以理解,那是因为它的地理环境一年四季比较潮湿所致,不得不吃辣,而导致一些辣制品非常多。
但掏耳朵这个营生,我就不得其解了……
磁器口古镇专门掏耳朵的门店并不大,但是,如果配上泡脚,按摩什么的,门店便稍微大点。
在古镇上,百十米远、或不经意时眼前便瞬间会出现一个掏耳朵的招牌,那招牌前必有一个揽生意吆喝的人,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丑的俊的,都有。
他们吆喝时,声情并茂,悦耳动听。他们吆喝完,便把手里两根似银筷子一样的东西(比筷子长)叮当敲一下,那筷子便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然后停下来,看古镇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如果稍稍有人驻足、或是瞧上几眼,便马上热情地上前邀请。
掏耳朵在古镇上不但有门店经营,还有背着工具走街串乡做的。
02.
小时候常听家里的长辈说,要隔一段时间就掏耳朵,不然里面的耳屎就会长很多,然后把耳朵塞满了,就什么都听不到了,但长辈说长辈的,我从来不掏,让耳屎在耳朵里约会。
长大后,自然而然地讲起好来,觉得耳朵是一个人讲不讲好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重要,于是,三天两头就掏起耳朵来。
但从小到大我只是听说过掏耳朵,并没有想到掏耳朵也是一项营生,当一项工作来作。可眼前的景象却让我不得不信。
03.
看着这些起劲吆喝掏耳朵揽生意的人,我忍不住上前问了一个小姐姐:为什么这儿有这么多掏耳朵的?掏耳朵能赚钱吗?
那个小姐姐听了我的话,嫣然一笑,说:“掏耳朵是我们一辈辈留下的老手艺活,是传统,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什么?掏耳朵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惊讶不已!如果说掏耳朵是一门手艺,或者历史传统我还信,但与非遗拉上关系,我就纳闷了……
那位小姐姐见我不解,便向我简单地解释了一下。
04.
掏耳朵用专业的一个词来说就是“采耳”,这个技术从很早以前就有了,一直延续到至今,因为和我们现在大多数人掏耳朵的手法和工具不一样,因此被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已经通过。
现在,采耳已然成为和足疗并驾齐驱的一项专业的服务。
掏耳朵的价格是30元,清洗耳道20元,取耳结一只120元。
也许,掏耳朵确实是一门技艺。我非常喜欢掏耳朵,觉得掏耳朵是一种享受,我的耳朵经常是一个朋友给掏,她掏耳朵既轻又舒服,就像吃了一盘超好吃的美味佳肴一般,别提多爽!
在家时,常听爸爸(公公)讲起,说有人挑眼虫挑到了国外,如果是这样 ,那掏耳朵这个营生便不足为奇了。
05.
呵呵!真应了那一句——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掏耳朵在这里还是一项极具前途的工作,真让我大开眼界了!
齐帆齐写作课第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