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地处粤北,与赣、湘、桂三省接壤,其中南雄、仁化、乐昌等县区正处于赣语、湘语与客家话和韶关土话接触混杂的地段。
粤北的汉区,方言土话很多。有些地方,上下村庄近在咫尺,所操方言不通。一家几口人,杂用两三种土话的也很不少。在汉语方言中,依使用人口多少为序,韶关以客家方言为主,粤方言次之,此外还有粤北土话,以及赣方言、湘方言、闽方言等。
韶关以客家方言为主,广大城乡普遍使用,并成为瑶族与当地汉族进行语言交流的工具。韶关市区、乐昌市区和仁化县城则普遍使用粤方言(广州话),普通话在市区、县城及工矿区也普遍使用。此外,还有少量农村地区使用湘方言、闽南方言、北江船话和粤北土话。韶关瑶族群众使用瑶语,畲族群众则已放弃本民族语言转用汉语。
粤北的土著居民,最先杂用各自的母语。客家人和广府人大量入迁以后,粤北土话的地盘不断缩小,被分割形成许多互不相连的方言小区。由于山河阻隔和交通闭塞,方言土话的差异越来越大,那些使用人口较少的土话,常常通过宗族和乡土观念,以维护其语言的稳定性。例如,连县的垦子话,在星于、大路边、清江、山塘、潭岭五乡,虽仅隔一山一水,两个村落或鸡犬相闻,其语言也有外人不易觉察的细微区别。但因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又不得不接受相邻较大语种的影响,自觉不自觉地相应产生某些同化的现象。例如,南雄县的百顺话和乌迳话等,就与客方言比较接近。而韶关的虱婆话,乐昌的黄圃话、皈塘话,连县的星子话、蛮话及连山话等,则与粤方言更为接近。这样,使得粤北各地方言土话异彩纷呈,交互融合,又各各保留一定的特色。粤北方言以客家话为主,是古代的“客家人”定居造成的,并成为“土著”;市区流行广州话则是受现代“移民”的影响,抗战时期韶关作为战时省会时期的广州难民的北迁;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小三线建设”,一大批建设者的涌入;以及在“文革”时,一批广州知青和文化人的“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