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红薯秧图1,碧绿的藤蔓四散蔓延,片片绿叶直立向上生长。不规则的五个角的红薯叶越到藤蔓顶上越是娇嫩。
记忆中的红薯地是图2这样的,大片大片地连在一起,还有那除不尽又长得飞快的的野草。常常让要干活的我们非常痛恨这块地怎么这么大,啥时候才能把红薯秧转完。注:我们转红薯秧就是把所有的红薯藤从根部提起,翻个面,让原来的叶片朝下,常常干完活会看到红薯藤是这样的如图3,整块地没有了原来的碧绿,变成了一片青白色,这就是区分谁家勤快不勤快的标志。常常会听大人说:你看看谁家,今天又把红薯秧转了一遍,地里连一根草都没有。
那时候每到星期天,只要是才下过雨,我们就会被大人派出去转红薯秧,一是防止红薯秧长根,影响根部红薯的生长;二是除草,避免它们跟红薯争抢肥料。手脚麻利的,会很少歇歇,一鼓作气的干完,这样可以避免频繁的弯腰,使腰部肌肉受不了。
我们还小,就不一样了,转两棵红薯秧,就站起来东张张西望望,感觉怎么还有那么多啊。再扒拉两棵,再站起来立一会。或者玩一会地里面的小石子,大人回头望过来了,随手把石子扔到远远的地边上,以此向家长证明我在干活呢。
时间过去不久,就觉得腰好酸,那些讨厌的小草怎么那么多,那么小,索性蹲下来,一棵一棵连根拔起,有的牛筋草、刺芥芽、回头青(都是野草的名称)太顽固了,一拔就断,为了确保下次不再来,我们是决不会放过它们的根,让它们在红薯地里继续生长。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把它们的根部从土里刨出来,扔到地边上让太阳暴晒,让它们失去继续生存的能力。
其实我们常常忽略了野草的本性,真是“太阳晒不死,下雨它又生。”整个夏天,我们就不能闲着,下一场雨,我们就得为红薯秧翻一次身,就得跟除之不尽的野草斗争一回。
当然,在干活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乐趣的。比如,有时候在比较偏僻的地里,会不其然的遇到一个或者两个毛茸茸的小野兔,或白或灰,它们眨巴着红红的、小小的眼睛,无辜的望着你。而且它们那时候还跑不快,只会在窝周围慢慢地挪动。有的邻居会把它们带回家养起来,我常常会把它们放生,因为我不习惯养一些小动物,也不想它们那么小就跟它们的妈妈分离。
有时候会很幸运的,看到红薯秧开花的样子,如图4,大家看看开得像不像喇叭花。
等到秋天来了,红薯快成熟的时候,我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拉红薯叶。每个人背一个大背笼,提一个竹篮子,去地里采红薯叶。回家洗净晾一下水后,榨成红薯叶酸菜,是那时候冬天家家过冬必须储存的菜。
到了地里面,把背笼放到地边上,挎着蓝子去采红薯叶,最开始看哪里的红薯叶长势旺盛,就先去那里,拿起红薯藤,去掉变黄了叶子,余下的一捋一大把。蓝子满了,倒进背笼里再去别处采,一直到背笼装满了才回家。
然后就是淘、洗,在门前的小溪里面洗去泥沙,洗去灰尘,放到大晒席子上控水。这常常要家人们一起,洗菜的洗菜,来回跑腿的负责倒上面控水;烧火的,负责榨菜的,就是把青青的红薯叶倒进开水锅里,打几个滚,直到它们变了颜色,就捞起来,倒进有酸浆做引子的大缸里,不几天就会变成上好的红薯叶酸菜,黄亮亮的酸菜软乎乎的,清凉的酸浆粘粘的、滑滑的,是我最爱吃的样子。
记得最喜欢每次煮面条的时候,等水烧开了,面条也煮得差不多的时候,舀一瓢酸菜和浆水倒进锅里,放点盐,就成了现在颇具特色的、最原始的十堰小吃“酸浆面”。那时候家里条件稍微好点的,会把酸菜先用油炒一下,然后倒进锅里。大部分家庭就像上面一样的吃法,仍然觉得酸溜溜的面条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主食,酸爽酸爽的,一顿不吃就心里空落落的,欠的慌。
那时候我们常常一边干活,一边打闹。会把红薯叶的杆掰成一节一节的如图5,挂在耳边,当装饰品。我们常常比赛看看谁的最长,最漂亮。一边干活,一边寻找杆最长的红薯叶。每次比赛赢了的,就非常开心;输了的当然不服气,继续寻找,争取下一个回合赢回来。
小时候最怕挖红薯的时候,深秋或者初冬的早上,冷风飕飕,不想出门,不想上坡。
父母常常先去挖,让我们暖和一点了再去择红薯如图6,就是把挖出来的红薯,去掉土,去掉根须,只留下胖胖的果实。
那时候虽然带着手套,可是仍然抵挡不住凛冽的寒意。有时候再刮点北风,就更冷了。这时候父母常常会把红薯归拢到背风的地方,让我们择。
在地里我们有时候会发现一种专门吃红薯的虫子,叫做蛴螬,白白胖胖的,用小木棍一戳,它就缩成一团。我们常常到处寻找,把它们归拢到一起,放到太阳底上晒。小时候真的觉得太阳太伟大了,简直是万能的,可以晒死一切讨厌的东西。
再看看这就是红薯发芽的样子,俗称红薯母子,发了芽的红薯是不能吃的。大人们把发出来的红薯芽掰下来,栽入事先扒好的红薯堆里,叫做栽红薯秧。不过,这常常是大人干的活,我们尽多帮忙给幼小的它们浇浇水,让它们适应新的环境,尽快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当然,也有不适应,很快就蔫头耷脑的,眼看是活不成了,这时候就要重新补栽,直到都活了为止。
如今,每次看到菜场里面这捆扎在一起的红薯叶和洗得干干净净的红皮红薯,我就会想起与它们相伴的童年,累而且充满了乐趣。
还有很多红薯制成各种成品的乐趣,容我有空再写,希望看到此文的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