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本书仅属意外,小鸭子问了我两个字“鐸爾”。告诉他之后,我便是问了一句,你丫在看什么书,繁体字版本的?他说《查令十字街84号》。我又问了一句,怎么样好看不?他说,有趣。而我昨天正好看完了一本书,便去下载了下来,虽来乐意看纸质版本的,但是当你什么也没有的时候,电子版本也是极佳的。
我虽然会看书,但是也称不上一个爱书人;虽然更加乐意看纸质书,因为它有手感,还可以写字,但是电子书也是可以接受的;虽然有些书买来看了几页就觉得自己不欢喜,就放了回去,但是最起码不愿意费劲去整理然后扔了去。
这本书是属于真正爱书人的信件交流,来自美国的海莲·汉芙小姐厌倦了美国浅薄的图书文化和图书包装,偶然的机会在报纸上看到了弗兰克·德尔作为经理经营的英国书店,就这样开始了买书之间的书信来往。汉芙小姐是美国人,性子热烈直白,喜欢的书就是喜欢得无以复加,讨厌的事可以骂娘,而德尔先生是英国人,绅士的品格已经融入骨髓,说话都带着克制与礼让。本来就是买书与卖书者的通信,后来变成了很多人的参与,店员、邻居老太太、德尔先生的夫人,汉芙的妹妹和朋友也都去过德尔先生的书店。而汉芙自己也从不富裕的工资中给德尔先生及店员邻居邮寄过去那时候英国稀缺的肉类、鸡蛋、丝袜等等生活用品,总之帮了大家许多。德尔先生为了感谢汉芙的帮助,也是尽心尽力找书。两人就这么书信来往了二十年,中间有几次汉芙都想去英国这家书店看看,却总是有突发事件发生,都没有去成。
直到1969年1月9日,将近三个月后,汉芙小姐收到一封信,告知,原来德尔先生在1968年12月22日就已经去世。二十年的书信往来终于抵不过永恒当下。
有人说,汉芙小姐与德尔先生之间存在着爱情,就算是电影里也透露着这个信息。书里面最后一封信是德尔太太写的,说道她很嫉妒汉芙和德尔先生的有这么多话要说,每次收到信的德尔先生多么愉悦。也许真的有,但是又能怎么样呢?两个人虽从未相见(如果德尔太太邮寄的照片算的话),但是对于书的喜爱和领会却可以说是神交已久的。有没有爱情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本书不过是信的来回往复罢了,但是其中人物的性格与故事却是鲜活生动的。无论对于你我,都可以去读一读这本书。今早同我同学说这本书的时候,她说到了《西雅图故事》这个电影说吴秀波和汤唯演的角色就是通过这本书连接的,电影我是没有看过,但是这本书的确可以说是不错的。
在与不在的书店,终究有些故事。
PS最后说一句,感谢此书的翻译者,陈建铭先生,因为影碟被译成了《迷阵血影》而看不过去,在没有出版商,没有一切的条件下,把此书翻译了出来。
大钱
二零一六年八月十九日
埃塞俄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