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旅游市场日趋成熟,国内文化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今年两会后,国家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组成国家文化部和旅游局,文旅融合终于取得阶段性进展,未来,文化旅游将成为大众旅游的新风尚。从传统旅游到文化旅游我们走过了30多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企业、专家对文化旅游进行了不断的尝试,为中国文化旅游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共享和宝贵的经验。
新疆地处亚欧中心,蕴藏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的天然优势,当地对文化旅游的探索从未中断。从最初的吐鲁番文化旅游兴起,到新疆国际大巴扎建设,再从新疆大剧院的开业到今天文化旅游的全面融合,新疆文化旅游建设主要走过三个历史阶段。新疆大剧院处于文化旅游融合关键时期,对新疆文化旅游建设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巨资打造西北文旅“神话”
早期的文化旅游企业,主要靠“文化+地产”的商业模式运营,被称之为文旅地产。新疆大剧院就是房地产转型到旅游的例子,投入资金之多,建筑规模之大,品牌定位之高,在新疆前所未有。
2015年8月,以刘晓庆、汪涵等娱乐明星为新疆大剧院开业站台,宣示新疆文化旅游进入新时代。一项项数据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新疆大剧院总投资16.8亿,占地面积28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票价从380、580、680元/张不等,能同时容纳2100名观众……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列为“十二五”期间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开启了新疆现代文化旅游的先河,填补了室内实景演出的空白。
按照老板的思路,从前期规划到后期运营都以国际视野打造西部的世界级标准,将新疆大剧院打造新疆的地标性建筑,将驻场剧目《千回西域》打造成新疆迎接中外游客的新疆名片。投入巨资在机场、高速公路做广告,邀请国内先进的营销团队为新疆大剧院保驾护航,组建专业的营销团队对外售票,确保了驻场剧目《千回西域》的四季演出,除了周一,新疆大剧院几乎每天都有演出,在西北可谓独树一帜。
与大众眼里的火爆相比,行业从业者则相对冷静。文化旅游的盈利能力一直是文旅企业永远的痛,新疆大剧院投入如此之大,靠什么收回成本。有人算过一笔账:门票、场租成为新疆大剧院的收入来源,按照每天正常演出,收回16.8亿的成本需要至少10年以上, 跟传统房地产盈利相比(靠较少的资本启动,依托银行的抵押担保,快出快进,迅速回笼资金,再启动下一个项目,形成依靠银行资金卖房产的资金回笼闭环),新疆大剧院至少不算是优质投资项目。
卖地产是中国大多数文旅企业盈利的主要来源,而靠文化赚钱的成功案例较少,且失败案例居多,新疆的文旅企业固然也摆脱不了这个规律。实际上,新疆大剧院只是丝绸之路印象城的首期项目,与新疆大剧院同步开工的丝绸之路印象城项目,才是企业期望盈利的根本。根据资料介绍,丝绸之路印象城占地面积2500亩,总建筑面积250万平米,总投资180亿元,以打造“新疆旅游第一站,丝路文化第一城”为战略目标,集旅游观光、歌舞演艺、体验异域风情、休闲购物、品尝美食等为一体……。
丝绸之路印象城整体规模比5个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还要大,是典型的重资产项目,但由于各种原因,丝绸之路印象城项目启动较早,迟迟没有落地,历时三年,至今未开盘。三年时间,足以让一个不知名的企业创造地产神话,如中国×大,也足以让一个企业“消失”,如×耀,但新疆大剧院和丝绸之路印象城不属于二者,只是在负“重”前行。
新疆大剧院 “高开低走”让业内唏嘘不已,但不能否认他们为文化旅游发展进行了探索,并促进了文化旅游的发展。
行业借鉴与促进
在文旅界,有过“到底是文化带动旅游发展,还是旅游促进文化发展”这类“鸡生蛋,蛋生鸡”的讨论。就新疆大剧院和其母项目丝绸之路印象城而言,其在文旅史上算不上成功的案例,有从业者分析了不成功的原因,诸如“重资产投入,致使资金周转不灵”“遇到房地产大环境的改变,银行贷款收紧”“转型太剧烈,启动项目太大”“不在首府,客源受影响”“应该先建印象城,再造大剧院,至少同步操作”等等。本文主要探讨企业该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发展文旅产业,如何让文旅企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