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次讲座上,有朋友问:怎样才算是一个真正有出息的画家。当时由于时间关系,只匆匆回答了几句,没来得及详谈。事后想想,觉得有必要再补充一下。
其实衡量一个画家有没有出息,见仁见智。有的认为,在画界能谋个所谓的一官半职,就叫有出息。有的认为,名气大到像今天的韩美林、黄永玉、范曾那样,才叫有出息。还有的认为,不管画得如何、名气怎样,只要作品有市场,能卖出个好价钱,就算有出息。也有的认为,被写进美术史,那才叫真正有出息。总之,每个人对“有出息”有着各自不同的衡量标准。而此文则给大家重点谈谈,一个真正有出息的画家,大都具有哪些基本的品质和表现。言之不尽处,还请方家谅解、补充。
一、真正有出息的画家,一定是具有先天禀赋,且后天勤奋上进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讲,绘画的确是天才的职业,没有天赋肯定是不行的。而有了天赋,缺乏后天的努力,也同样难成气候。
二、真正有出息的画家,从不把临摹当创作,视手头上的“三脚猫功夫”为能事,大肆吹嘘、炫弄。须知,技术再好,“道”的层面达不到、进不去,充其量也不过是个技工、匠人罢了。“徒研技巧,即落下乘”,前人早已有言。而对于真正的艺术家来讲,技术层面是最基础的,也是必须要掌握的,不应过分渲染和强调。比技术更重要的,则是其文化修养、艺术境界等方面,所谓“先需有法,中需得法,后需变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大师无技巧”,以及潘天寿先生所说的“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三、真正有出息的画家,多是用脑子在画画,而不是只用手不动脑。他们不会一味地沉迷于低效的,甚至无效的重复劳动——思维的重复、题材的重复、技法的重复等,而缺乏应有的领悟性和理解力,缺乏对艺术创作深层次的思考与认识,以及一种宏观的、带有规律性和前瞻性的探索与把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终其一生还如井底之蛙,依然在原地打圈圈,在一些初级的、陈旧的、零碎的问题上纠结、徘徊,而始终达不到一定水准和高度的根本原因。
四、真正有出息的画家,必然是时代的弄潮儿、出新(创新)派。其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有包容之心,绝无门户之见。其作品不仅具有自家面目,鲜明的风格特点,还能够彰显,甚至引领时代审美与创作。他们从不死守传统,而是“知古人到处,到古人未到处”,不走前人走过的路,不重复前人画过的画。他们有自己的选择,懂得出新(创新)对艺术的重要性,敢于打破陈规,并发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不尽信古人,更不迎合今人。
五、真正有出息的画家,会十分注重自身学术能力与理论框架的建设,而不是自说自话(画),自我吹嘘、炒作。他们知道,对于专业而言,学术是根本,一旦学术思想、位置确立起来,所谓的成名,所谓的市场,都是迟早的事。但倘若没有学术思想和位置,作品不具有学术价值,得不到学术界的真正认可,即便成名、即便市场火爆,也都是暂时的,一阵风过后,终将“灰飞烟灭”,不仅美术史不会买账,收藏过其作品的人恐怕也不会对其再有好感。
六、真正有出息的画家,不做无意义之事。在加强技法练习的同时,他们会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读书上,放在感受生活、了解新鲜事物上。因为他们知道,从事艺术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行为,也终究要上升到文化层面,何况艺术家最终“拼”的也正是一个人所具备的综合文化素养与丰富人生阅历。所以一般而言,六十岁之后如果还再单纯拿技法技巧说事,加以夸夸其谈、津津乐道,就有些不得要领、不明事理了,须知技法问题本应该在六十岁以前就务必要解决的。当然也有特例,但不能做普遍现象来分析。
七、真正有出息的画家,更加强调德艺双修。规规矩矩做人,认认真真从艺。他们从不会撇开德来谈艺,甚至做出缺德的事情来。从他们身上,能够明显感受到一个艺术家的责任与担当。“学画者贵先立品”“作画不为造物役”,他们十分注重艺术对人格与心灵的塑造和净化,且会把艺术当成毕生的事业,而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吊儿郎当地对待。因为他们明白:用什么态度对待艺术,艺术也将会呈现给你一个与之相应的态度和结果。
八、真正有出息的画家,不会太在意一时的名利得失,以及所谓的职位、头衔、名号等。“君自横行侬自淡,升沉不过一秋风”,他们能够以相对豁达的心态看待所经历的一切不如意,懂得韬光养晦,更懂得审时度势、厚积薄发。他们会把更多的精力和心思,放在艺术本身上,放在如何创作出经得住历史检验的作品上,以及如果在有生之年取得无愧于前人、无愧于时代的艺术成果上。至于艺术之外的东西,并不刻意求之。因为他们清楚,如今画坛,派系林立,尤其是一些画院、协会等组织,几年一届,升沉变化,频繁仓促,很多时候,一些钻营者甚至还未来得及享受“一秋风”,就已一落千丈,从此无声无息,也甚是可怜。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谁笑到最后,谁笑的最美”。
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