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首先是感性地存在着,而且必然是感性地生活着,逻辑地生活的人是计算机的程序,谈恋爱也要事先分析爱对方的理由与逻辑,然后列出条款来,证明符合逻辑然后再谈恋爱?情感,情绪,态度,感受,悟性,是不可能被逻辑规定起来的。
爱,是强暴,没这个做根据,就没有什么爱。哪一次恋爱中的初吻,对方不是猛地一下子亲吻上的?哪次是对方说☞“由于我爱你,所以,经过我分析,逻辑思维要我现在要吻你,你要答应。”?喜怒哀乐,用得着事先推理么?人,是感性的存在,感性,不需要预先符合逻辑规定再发生哭笑叫骂爱。
在世界性的资本社会中,人,只有在作为工具存在时,才称为人,才作为“资源”被潜入社会行业的机器里运转,不被作为工具而存在的个体,连人都不是,于是,作为工具的人,被“物化”,被诉诸工具性的“精密”,被逻辑地设计在社会整体中,所以,崇尚理性,用理性解释和规定人,是资本社会中,人作为工具存在的生存状态在语文教育理念中的显现。
哲学的视角,语文没太多对了的。现在反思,语文界抵触“外行”专家解释语文,有乌合之众的味道☞群体是抵触外来者的,用各种看似有道理的道理去拒斥新的外来元素。
但是,“外行专家”说的对☞就作文教学而言,找最好的修辞学家,文章学家,语法学家,语言学家,音韵学家,由他们合作,是不可能做出一首好诗的,也就是说,文章和诗不可能被还原为知识体系的,也就是说,好文章和好诗,是不可能用知识和逻辑构造出来的。所以,我看,所谓耻笑外来专家介入语文,是利益既成体发起的拒斥外来的诱导。
两个村妇吵架,他们懂不懂逻辑?为何她们能把话说的排山倒海?逻辑,是先天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的,有没有逻辑的人么?除非是疯子。人的语言天性里,已经预先植入了逻辑的天性,不然,他连话都说不出来,但是,当人们出于科学主义的桎梏,打算把它当做外在的知识特意给出并重新构造人的时候,反倒失去了逻辑的先天的活力。
没有刺激,便没有言说欲,没言说欲,就不会形成任何逻辑的思考,因为对方不打算说话。所以,首先要承认人是感性动物,要从情绪入手,开发他的言说欲望,逻辑的能力便会涌出,回想自己与别人吵架就能体会到,你会调动一切能把握的逻辑反驳对方,逻辑与语言能力,早已潜在于心。
黑格尔在他的《小逻辑》195节,这样谈死记硬背的本质的,他说:特别就记忆而论,机械式的活动可以说是属于它的本质。忽视了这一事实,对 于青年人的教育常引起很不良的后果,这是由于近代教育家过分热心于理智的自由发展, 而忘却了机械的记忆有时也有其必需。如果一个人纯粹依据机械定律去解释记忆的性质, 并径直应用机械定律去研究灵魂,那么,他将会是一个笨拙的心理学家。
按照这样的经验,一定要孩子们背好文章,背熟,以后写文章,他开口便是。没有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这部作品,人在现实中,便必定不会看到枯藤老树昏鸦,即便诸事物就在他眼前,他也“看”不见,没有李白的“明月”,后世里,便不会有月亮,即便月亮就在他头顶,没有朱自清的《背影》,每个人父亲的背影,只能是背影…………是伟大的作家,让某一个文字“被看到”,他们一生中,能让一个文字闪出光亮,他们便永载史册,正如海德格尔在他的《林中路》中所言:“美乃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是作家使美以无蔽状态让看见。这个世界不是自在地呈现出来,它是被看见的。用机械定律研究心灵,他就是笨拙的心理学家。☞这句话真好。心灵能被方法定理去规定么?方法和定理,是用来规定知识的。它对心灵毫无作用,心灵领域只能靠三样东西引领,而不是规定☞艺术,哲学,宗教。而,语文,就目前教材特征看,文学性的内容颇多,而文学归于艺术,但是,人们把艺术改造成知识,下降了。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文学。艺术五大类型。建筑最高,因为它是把笨拙的材料与飘逸的灵性的完美统一。
我们却是在文学性的课本里面造就知识,然后再给学生,希望他们通过知识造出文学性的、艺术性的亦或是有关体现心灵自由的感触与文字,并天真地认为,知识有了,他们的才气就有了。
目前,却都在谈理性,以为一理性起来,语文就立起来了,能与科学比肩了,殊不知,语文作为艺术性的,它是高于科学的。因为艺术,哲学,宗教高于知性,它是理想、理念,是永远处在不断追求的层次上的最高级的精神,让它与科学比肩,那是对语文的下降。
作为以语言特征呈现的东西,怎么能拿科学衡量呢?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的自由的心灵是外化出来的语言去印证的,用科学和理性怎么能规范自由的心灵?语文太追求“器”,这与资本社会,人作为工具才能存在有呼应☞所以,所谓理性的和逻辑的追求,会在本不受它们规定的创造的领域大张旗鼓地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