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知道五十年前的中国什么样,就去朝鲜看一看;要想知道五十年后的中国什么样,就去台湾看一看”,老师的这句话曾一度深深地影响了我。小学课本里学过的“宝岛台湾是祖国的第一大岛”,听过的流行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都给台湾蒙上了一层奇幻的面纱,促成我寻找机会去台湾实地感受一下。
01.台湾经济增速下滑严重
六十年代,台湾位居亚洲“四小龙”之首,与新加坡、韩国、香港并称。1990年,台湾经济总量是整个大陆的43%,到了2018年,大陆经济总量是台湾的21倍,台湾GDP总量达到3.9万亿人民币,与湖北省经济总量(3.93万亿)基本持平,台湾可以排进前八,说明台湾经济下滑非常明显。
台湾形如鱼状,基隆是鱼头,高雄是鱼的排泄口,北方是拿订单签订单的地方,是贸易、电子科技中心,中间则是加工中心,高雄则是输出中心。
实地去看,单从城市面貌来看,台湾已明显落后于大陆一、二线城市。不过台湾人均GDP、薪资水平和拥有的财富还不容小觑。
02.台湾人素质比较高
我们近距离接触最多的就是台湾旅行社的导游和酒店的服务人员。负责接待我们的当地导游有12年的带团经验,行事干练,指令清晰明白,语言表达准确流畅,有很深的文化素养。言语活泼,不失幽默,偶有大胆的言语,又不至于低俗。知识储备丰富,对购物点商品的推介也不显山不露水。
我们去日月潭时,为我们驾船的船长叫半斤,声音洪亮,一边驾船,一边为我们讲解,说词也好,给我的感觉:本地人的素质都蛮高。
与几位台湾人接触后,直观的感受,此地民众的言论比较大胆自由,也特别欢迎大陆游客到来。蔡氏施政后,大陆游客减少,台湾开放东南亚国家的人来台,大批越南、菲律宾外籍劳工涌入,他们来主要从事非法务工,不像大陆游客是过来消费的,能带动台湾各行业的发展。
03.台湾注重环保及资源再生利用
除台北很有大城市风范,许多地方街道不宽,但非常卫生干净,整洁有序,这里曾经被日本殖民过50年,能感受到日本影子的存在。街道两边都不设垃圾桶,居民自己在家垃圾要分好类,装好袋,定时集中回收。
也许是资源稀缺,台湾非常注重资源的再生利用和变废为宝。最典型的如对矿泉水瓶子的设计和回收,将瓶盖摘掉,手托底部,垂直向上用力推,就可以将立体的矿泉水收成拳头大小的一团,占的空间很小。
在高雄,台湾第二大城市,第一大港口,有一个完全利用废旧铁路编组站建的休闲广场,废弃的铁轨卧在那里,灯柱上挂着绿色的编织物,海风吹来鼓成高脚杯状,还有废铁铸就的三角钢琴、巨形喇叭,槽钢堆成的发射导弹,引得很多人留影拍照。
广场旁边利用废墟建了一座非常文艺现代化的露天厕所,厕内干净整洁,还设有哺乳室。广场地面也保持原生态的土地,未作水泥硬化处理,很多本地人在这里休闲,放风筝,静坐,发呆。
马路一侧有旧竹篱搭就的长廊,庞大腐朽的树根看似随意地放置在那里,却自成一景,孔隙间长出各色绿植,成了天然的盆景。
04.台湾的传统文化保存较好
有个说法,台湾是中国传统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与港澳一样保留使用繁体字,1949年一部分文化名流或胁迫或自愿追随蒋氏父子来到台湾,后来又培养了一批大师级的人物,像我们耳熟能详的余光中,龙应台,李敖,柏杨,蒋勋等。
孔子第77代子孙孔德成袭封31代衍圣公(最后一代衍圣公),这是国民党政府唯一世袭制官衔,到李登辉时代废除。是台湾当时少数的世袭官员之一,他的工作之一就是每年在孔子诞辰纪念日,负责参加台北孔庙的祭祀。
台湾传统文化的保留,除了繁体字的沿用,还有文言词汇的应用,比如药店被高高的“药局”招牌代替。所有的商贩、店家,在交易完成后,总会大声且真诚地道声:谢谢!
05.台湾自然风光秀丽美食众多
环台湾岛一路可观览士林官邸、日月潭、阿里山、垦丁公园、太鲁阁、东海岸线等景点,到桃园大溪古镇、高雄夜市、台北饶河夜市,品尝各类美食小吃。最有名的吃食是豆干,姜糖、胡椒饼,圆圆烧和炸弹葱油饼等。
路上还吃过一种官才板的点心,在吐司的中间挖上孔,填上材料,取升官发财之意。在日月潭吃到阿婆卤蛋,上过舌尖上的中国,味道真的很好。
06.台湾的气候温差大
因为是狭长的岛屿,所以北部和南部温差比较大,从早上到中午的温差也比较大。所以台湾人的穿衣服方式是洋葱式的穿法,上午一层层地脱掉,下午再一层层穿上,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上身穿羽绒服,脚上穿拖鞋的人在晃荡。
台湾的大巴车始终是开着冷气的,没有暖气,所以即使在阳光下很热,一会回到车上时,还是冷得要穿外套,要有一件厚外套始终放在行李箱外面。
台湾几日行,对台湾总体有了全面的认识。临行和亲戚联系,他表达了有朝一日回大陆看看的愿望,希望成行,也祝台湾早日与大陆合二为一,回到祖国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