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人乔治·德·梅斯特拉尔(Georges de Mestral)带着他的爱犬爬山时,被山林中的牛蒡子搞得心神不宁。这些牛蒡(英文通用名Burdock,学名Arctium lappa)的果实,不知何时在他的裤子和狗毛上粘了一大片,他不得不费力地把它们一个个摘下来。
故事到这里,想象一下,假设你是主人公,会怎么做呢?
“可恶的牛蒡!” “这下该怎么办,裤子还能穿吗”
不过这位喜欢创造发明的工程师并没有一味地抱怨,他想到了带几颗牛蒡子回家,家中的工作室有显微镜,可以拿来好好研究一番:
为什么这些小东西有这么强的黏性呢?
梅斯特拉尔在显微镜下看到了牛蒡子表面的微观结构:数以百计的小钩子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正是这些钩子能够轻易地穿过织物或者皮毛的空隙,从而把它们牢牢粘住。
这正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牛蒡竟然进化出了这样一种结构,其进化优势是,丛林中的小动物常会粘走这些果实并带到不同的地方,无意中便成了牛蒡种子的传播者。
而梅斯特拉尔想到,
这种结构不仅在自然界中独树一帜,而且在人类社会也会派上用场。
于是他花了几年时间来研究如何仿制出相似的结构,终于发明出了以小钩子和小套环为上下两面的搭扣模式,并于1955年获得了专利,随即投入大规模生产。
这就是今天无处不在的“维可牢”(VELCRO®),它以轻便、牢固、易用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例如童鞋就普遍用维可牢做搭扣,因为小孩子还不会系鞋带,维可牢就成了更便捷的选择。
这是非常经典的一个学习迁移案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从一个领域跨到另一个领域,将知识的应用背景打通
在《精进2:解锁万物的心智进化法》里,采铜老师给迁移的定义是:
1.在一件事物的内部发现某种可能具有普适性的要素或结构;
2.将这种要素或结构与原背景“脱钩”,并尝试置于新的背景之中。
我尝试用自己的理解去更好的诠释迁移
大家可以把每一个信息的刺激当做一个灵感触发器,比如你学了一个新东西,或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都可以按一下大脑开关,看看能不能碰出什么新火花?
有没有让你想起点什么?
他们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和规律?
你能不能把这种规律尝试运用在其他地方?
比如:
今天学的文案知识,能不能运用到我的工作中去?
我和老公的恋爱经验,对做销售有没有什么启发?
路边摊那么火爆的生意,可不可以成为我今天文章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所见即所得,如果你用点心,每一处都可以是学习
很早很早以前,那些古人智者,他们其实没有书可读,也没有电脑可以搜索
那他们的智慧来自于哪里?
是对大自然,对身边所有事物的观察和猜测
反观现在的我们,习惯了被动接收所有杂乱的信息,没有经过筛选的书籍,各种自媒体上的文章和新闻,遇到问题,我们总是第一时间百度。。。
我们甚至对身边的一切视若无睹,不会太多去思考它为什么如此,以及到底有什么用,还可以有什么其他运用,大部分的行为,都是传统模式下的沿袭和自身无意识习惯的驱动
那么,该如何训练自己迁移知识,随时随地举一反三的能力呢?
001永远抱有好奇心,像一个孩子一样
只有孩子才会问:这是什么呀,这个怎么会动呀,大人往往是说:这不就是。。。吗?
002带着多维角度去观察事物
尝试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视角去看待每一件事物
003尝试探寻事物的底层逻辑
004凡事多问一句为什么和为什么不
005平时多练习为一件事情寻找多样用途
一张纸可以拿来做什么?
一块转头可以有几种用法?
。。。
这个过程中,你需要
孩子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疯狂的想象力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决心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一部电影,能看出很多的东西,能够和自己定位的专业内容相结合
而有的人却只能简单的评论好不好看
即使我们不能跨界迁移,做出伟大的创造发明,也可以从当下学习的每一个知识点开始,随时带着【雷达探测器】,保持敏感,多一点思考,多一些灵感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