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妈妈经常说我是从路边捡来的小孩,然后慢慢长大,虽然明白妈妈是唬我的,但是不自信的种子还是慢慢的早已播种,只是慢慢的它没有发芽,却一直留在心底,说不出道不明的莫名恐惧,心情不好时就觉得自己是路边捡来的。
一直蔓延到上学堂,跟同学交流都是不自信,哪怕是说错一句话都会在心里慢慢思考是不是同学觉得我奇怪,然后孤立我,小时候的小孩都是睹事就过,不会想那么多,伤心完了该开心还是照样的开心,很快就会和其他孩子打成一片。
很多人都是到初中时开始记事,应该是到了年龄,男孩子对女孩子的感觉发生了变化,有了所谓情愫之类的东西,玩的圈子也开始慢慢归类,成群结队分成了不同的朋友圈,打篮球的兄弟帮,学习的女生帮,谈恋爱的八卦圈,喜好表演的文艺社团,班里前三排的学习尖子小组,班里后三排的逃学不听课小组,学校里的扛把子打架帮派,和无欲无求的宅男宅女群体..................还有很多人也学习也谈恋爱并且打架篮球都会有他的身影,就像我。我觉得的初中是最好的时光,我们做什么人完全不用想,只要随着性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后的岁月,我们慢慢有了自己的世界观,要是在高中你和一帮经常打架的哥们在一起还整天学习的话,他们会慢慢疏远你,觉得你是心机婊。不自信的种子肯定不会萌芽,因为最美好的莫过于年少时的单纯,你不会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也不会在乎身边的人有多么的的和自己不同。
到了20岁不仅是世界观发生了变化,小社会带给你的更多的是不自信的与想要特立独行的性格。记得在刘同的书里有这么一句话:有时候你觉得自己永远是最孤独的个体,进不去别人的圈子也不会轻易让别人进来你的世界,其实身边的人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就形成了这个孤独的圈子。我很赞同,其实有时候不是你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而是你自己关上了自己世界的大门,不想让别人进去,也不想进去别人的世界,每个人都一样,久而久之我们变成了一个孤独的圈子,里面的每个人都只在自己的世界里反反复复,来回叹息。无数个你组成了今天的我。无论在哪个城市的哪个街头,眨眼低眉举杯的恍惚间都有你的影子,感谢每个人的存在使得每个人的生命有了不一样的意义。所以,20岁的我会发现,真心认识的每个人是多么的重要,他们组成了今天的我。
越长大越发现自信心就这么一点一点丢失,像沙漏,匀速下滑,无能为力,心里那一块自卑微微地下坠,也像黑洞,吞噬着也丢失着所有的年轻的勇气,直至消失殆尽。最终回到那个路边捡来的孩子,哭泣。
记得大一的时候,迷茫似乎是一整年的主题词,不仅是我,大多数人一样,经历了高考的炼狱,突然重生做回一个正常人,突然觉得眼前一片迷雾,哪条路上有鲜花等着我们呢?喜欢文学的人选了理工科,每天满脑子的牛顿,化学反应,杠杆定理;喜欢金融的人学了医学,整天看着人体构造发呆;喜欢音乐的人进了师范...........
慢慢的熬过了大一的凄惨的迷茫岁月,到了大学二年级,开始向自己妥协,没关系,你以后要靠专业吃饭工作,喜欢的东西就让他先藏在脑子里发酵,于是从对专业不感兴趣到试着接受现实,那个高三毕业给自己理想的未来慢慢扭曲了方向,迷茫背道而驰,变成了台风,飘忽不定,哪天一个不小心受了打击便觉得烦躁,自己做的东西根本都是无心之举,甚至是完成任务,然后倾盆大雨落在心里,其实是这样的,当你做一件事,这件事你没有享受它的过程,只在乎一个对你有利的结果,当你失败时,满脑子都是狂风暴雨般的失落与迷茫。
大三的自己幻想着未来怎能不一样,开始一心二用,一面做着该做的事情,一面慢慢了解并接触自 己正真感兴趣的事物,有时觉得明白的好晚,如果进校的时候就能这样想着,做着,就不会荒废了两年的时光来画地为牢。
以前迷茫,是觉得四周与前方太黑暗。现在迷茫,却知道皮肤上有温度,雾里有迷茫。我们总会问比较成熟的人为什么你不会迷茫? 其实并不是他不迷茫,每个人都会迷茫,只是他知道了迷茫里有阳光存在,你迷茫是你面前黯淡无光,一片死寂。
是呀,迷茫的时候不妨写下自己的心情和体会,若干时间过后你再回头看看过去迷茫的自己和现在迷茫的自己有何不同,我们在生活中很难获得一种坦诚和真实的沟通,因为这需要同等的对手。但在写作中可以得到,因为你可以自己和自己说话。而同时你知道,当你跟自己对话时,这些坦诚而真实的语言,会被很多人分享,他们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部分。
以前,当人们走得很慢的时候,一切景色就像雕塑,。我们甚至记得住每一处细枝末节的弧度。后来,走的越来越快,一切景色被拉成了一丝又一丝,仅有色彩的射线,我们记得的只有速度,而无温度了。
如果一个人只有速度,而无温度,那就不是活生生的人了,而是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