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之前
一1
亲生父母
人们一直惊讶于,为什么在普通中产家庭成长的乔布斯,一个被领养的孩子,会成为个人电脑产业的领军人物,会成为手机行业的颠覆者,会成为21世纪初最伟大的商业领袖,除了了解他的成长家庭,在关注一个人的后天成长之外,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乔布斯的亲生父母,他先天的那部分。
乔布斯的父亲钱德里是位叙利亚移民,80岁依然在工作,他作为CEO,经营着内华达州一家拥有450名员工的赌场,我们可以在钱德里的同事对他的评价中发现一些乔布斯作为商业奇才所展现出的特质,“他和乔布斯一样拥有过人的智力以及理解消费者需求的本能,只不过二者所处的行业不同”,这段文字来源于《华尔街日报》对钱德里的一篇采访报道,而如果去深入了解钱德里的成长家庭,会发现,这是一个在叙利亚拥有显赫地位的家族,其父对三个儿子始终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家族有送子女到欧洲或美国读大学的传统。钱德里于1952年来到美国,一年后在康斯威星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重点是中东国家何以摆脱殖民主义,现在回望年轻的钱德里,他也有着一种崇高的追求和使命感在催促着其进步,而去回顾乔布斯的一生,改变世界的梦想从未在他的信条中消失,特别是在得知自己患有胰腺癌之后,他似乎把自己生命的发条拧得更紧,去追求心中完美的产品。钱德里在05年得知自己是苹果CEO乔布斯的亲生父亲之后,他并没有感到欣喜,而是觉得自己受到了一种冲击,自始至终都没有主动给乔布斯打过一个电话,他不希望乔布斯认为他只是看上了“儿子”的财富,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他并不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他依然有需要自己去坚持的信念和价值观,不想妥协。
一2
成长家庭
乔布斯很早之前就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他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六七岁时,他向一个女孩讲这件事时,女孩问这是不是说明你的亲生父母不要你了,乔布斯回忆说自己当时就像被闪电击中了一样,他跑回家,大声哭喊,而父母说他们是专门挑的乔布斯。
这个故事中,乔布斯对自我的认识瞬间多了两个标签,被遗弃和被选择,这种新产生的认知在其一生里始终产生着影响。在他人生中出现过很多次被认为是不负责任的举动,可能都来源于他对被遗弃这件事的认知,一个没有任何能力和依靠的孩子,被遗弃意味着死亡,这种像被闪电击中一样的经历让乔布斯给以后的选择做出了一种预先判断,就是在自己被别人抛弃之前,先抛弃别人,自己之外都是别人,这种认知所折射出的不负责任和目中无人就不难理解了,直到他后来获得了真正的自信,即有勇气去面对真实的自我并自我修正,在此之后,他身边的人才会觉得跟他相处比过去轻松一些,但这是在经历NeXT的重重挫折和克服困难带领皮克斯成功上市之后的事情了,走了很多弯路,他才逐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逐渐接受一些走进他生命里的人,逐渐改变在别人看来是极端自私的态度。尽管在少年时代,父母、同学都都信他是个与众不同的人,更何况我们这些已经知道了他的伟大作品的读者,更会把他的与众不同当成是成功的标志,不过在这个阶段,他是个极端追求自我的人,在学校制造炸弹恶作剧,和沃兹发明蓝盒子然后打国际电话,在成年人眼里都不是一种值得学习的,一位与乔布斯交往25年的记者认为,乔布斯的任性妄为是源于小时候养父母的溺爱纵容,而不是一出生就被遗弃的所形成的阴影,乔布斯在学校因为过于聪明而跳级,周围全是比他大的孩子,在一所学校他经常被欺负,到了七年级上到一半时,他的换一所学校的要求变成了最后通牒,否则不再上学,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候的乔布斯与其他人的沟通存在着巨大障碍,不管是同龄的孩子还是他的父母。父母一如既往地满足了这个孩子的要求,虽然是个超出家庭能力的支出,但他们依然为乔布斯选择了最好的学区,包括后来去里德学院。其实,这种委屈自己而做出的让步,已经超出了我们正常能理解的父母的爱,这种习惯于通过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心理状态,让乔布斯的一生痛苦不已。在笔者看来,养父母因为与孩子没有生物上的血缘联系,这种联系是婴儿在母亲身体里形成的,在教育孩子时更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过分的溺爱或者过分的压制,因为孩子作为生命体在未出生之前没有跟养父母产生过任何交流,导致在出生后的相处存在距离感,而这种距离感会让父母无所适从,乔布斯的幸运是他成长在一个可以满足他与众不同个性发展的家庭,而不是受到压制,他自己也表示过很幸运能有这样的父母。如果这种距离感产生的是父母以自己的意志为准去规划孩子的人生,那么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乔布斯。乔布斯始终觉得自己是个没有根的人,所以他始终无法在与别人的关系中获得安全感,这种无法满足的焦虑促使他向更深层次去思考,去寻找答案。
一3
里德学院
乔布斯的精神追求仿佛是在里德学院开始,脱离了家庭的约束,他的天性被进一步释放,大一开始就逃课,只上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第二学期就退学了,但他并没有让父母知道。他开始钻研亚洲的哲学思想和神秘主义,在这个时期,乔布斯的与众不同得到了更大的刺激和发展,虽然在大学里所学的传统知识不多,但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乔布斯找到了他心仪的方向,而且为了追求精神开悟,他甚至独自跑到印度去寻找老师,这是下个小节的故事,在里德学院,乔布斯开始大量接触禅宗方面的书籍,也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在朋友的一间屋顶阁楼设计了个冥想室,里面的摆设充满了宗教才有的仪式感。他对哲学和禅宗的追求,不是像一般年轻人一样心血来潮或浅尝辄止,而是投入了十足的热情,对于冥想的坚持,直到儿子里德出生后才不得不中止。
一4
印度之行
离开里德学院不久,乔布斯在硅谷附近一家生产游戏机的公司作技术员。1974年初,乔布斯急切的想要赚钱,因为他的一个去过印度的朋友鼓励他也进行一次精神之旅,于是他向同事宣布自己要辞职去寻找自己的精神导师。在那个年纪的孩子看来,这更多的是一次游山玩水的机会,但乔布斯却认真对待这件事,因为没有足够资金完成,他以先到德国完成一次修理任务为条件获得了老板的支持。这段经历的意义非同寻常,代表了乔布斯作为独立个体去寻找自己人生方向的开始,如果把逃课和退学当成是一种一种叛逆,那么去印度寻求精神开悟就是叛逆的力量的出口,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因为这需要他个人承担一切代价,包括疾病和意外。去追求无法从家庭中获得的更开阔的视野,印度之行,开启了乔布斯新的人生篇章,会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年轻人年少无知的鲁莽行为,很多作者都少有从精神角度观察乔布斯的变化,忽略了他去印度寻求开悟的初心和决心,而把他当成那个时代众多反传统的年轻人之一。
在印度患病期间,他的体重一周之内从160磅掉到120磅,但是等他的身体慢慢恢复又可以行动的时候,他启程离开新德里,碰巧参加了一次大规模集会,几天之后,他又换乘火车和汽车来到喜马拉雅山脚下,不过他来寻找的大师已于几日前辞世,他为此抱憾一生,但乔布斯并未离开,而是找地方租了间房子,他读到一本被遗落的书《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几十年后在斯坦福举办的葬礼上,每位宾客都领到了这本书。在印度停留七个月之后,乔布斯回到美国,他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寻求觉悟,早上和晚上会冥想,其他时间会去斯坦福旁听物理学和工程学课程。
很多文章中会引用一句话,“我们找不到一个地方能待上一个月,得到醍醐灌顶的顿悟,我生平第一次思考,也许托马斯·爱迪生对改变世界的贡献,比卡尔·马克思和尼姆卡洛里-巴巴两个人加起来还要大”,而后者就是乔布斯去寻找的精神导师。这句话仿佛为乔布斯未来创建苹果公司提供了依据,可是从他自印度回来之后的举动可以看出,他比过去更加疯狂的追求精神开悟,他甚至想到去日本的永平寺修行,这次可不是像去印度一样,而是彻底成为僧人,而他的导师乙川弘文劝他留在美国,而据乙川弘文回忆,他们的相遇也印证了乔布斯对开悟的执着追求,乔布斯问:我觉得自己想要获得启迪,但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乙川弘文答:那实在太棒了,但我需要证据。一周之后,乔布斯带来了苹果电脑的芯片,并且希望乙川弘文让他成为僧侣。后来乙川弘文成为了乔布斯的精神导师并主持了乔布斯和劳伦的婚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乔布斯会跟他一起禅修,并且比同期的学员更积极主动。多年以来,他每周都会在办公室向乙川弘文咨询如何找到精神世界和商业追求之间的平衡点。可见他始终没有忽略自己精神开悟的需要,他的内心世界跟他的商业成功一样恢宏壮观,只不过他外在的成功更容易被传播和接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