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复赛,由于多数球队外援缺席,被视为本土球员大比拼的最佳时机。
中国有句俗话叫“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在外援当道时代,虽然也有一些本土球员受到瞩目,但那也仅限于为数不多的国手,而更多的本土球员基本处于陪衬或附属的尴尬境地。
翻看近年来球员得分、篮板、助攻等数据的排行榜,前五、前十基本被外援所占据,国内球员能进入榜单的只是凤毛麟角。可见,很多本土球员过去连被“拉出来遛遛”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受到重用了。
这次CBA复赛,各队外援没能悉数而归,给了本土球员更多展露头角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本土球员的厚度和表现,将决定各支球队的比赛成绩。“谁是骡子谁是马”,现在到了叫真章的时候。
本以为,素有国内球员“梦工厂”之称的辽篮,这次迎来展现国内球员能力与水平的良好机会,可两场比赛过后,除一内一外的大韩与郭少表现尚可,其他多数本土球员的表现确实勉为其难,不要说亮眼发挥,连最起码的进攻、防守、传切、跑位都惨不忍睹,被彻底打回原形。
昨天对阵广州,四名本土替补球员只得到极其可怜的2分,三名本土后卫加起来的助攻不及来自弹丸之地的陈盈俊一个人的助攻数。
看到辽篮本土球员得如此表现,还会有人吹捧“最强本土阵容”吗?还会有人相信“最强后卫组合”吗?
而比这更令人担忧的是,辽篮的青黄不接。
第一场比赛,辽篮报名球员只有11人,连12个都没凑够。第二场比赛,即使是大韩拖着沉重之躯苦苦支撑了42分钟,郭士强都不肯给替补中锋丝毫机会。这里面不排除有郭士强保守的一面,但同时也说明辽篮的几个“铁板凳”确实难堪大任。
辽篮现有本土主力球员,韩德君、李晓旭、贺天举、刘志轩,均已年过、年届或年近三十岁,早已过了运动黄金期。郭艾伦、赵继伟、高诗岩、丛明晨虽在当打之年,却局限于后场或外线。剩下刘雁宇、王化东、郭旭、鄢守琪等几位替补,基本被老郭用废,短期内难有作为。而近年来辽篮青训体系里的好苗子,要么被人挖走,要么难入郭士强的法眼。看来郭士强真是在用“砂锅捣蒜——一锤子买卖”,根本就没有对辽篮今后的长远打算。
看着别的球队年轻球员的快速成长,看着胡金秋、沈梓捷、范子铭、胡明轩、杜润旺等新生代球员的日趋成熟,怎能不让我们羡慕的垂涎欲滴。
辽篮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大胆求变,主动求变。
“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
现在的辽篮已经到了非变不可、非变就不能安身立命的程度了。如果辽篮还继续这样抱残守缺、固步自封,那么死去的辽宁女篮和辽宁足球就是前车之鉴。
“不换思路就换人”。我看杨鸣杨老师也应该是辽篮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