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认真地研读了一些关于《桃花源记》的文章,结合自己的学情,设计了以下简案: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2反复诵读,领会“绝境”之意。
3借助想象,学习本文简洁笔法蕴含丰富内涵。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按预习提示进行学习活动,梳理全篇大意。
第二课时
重点:
1、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故事。
提示:时间、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文中用了一个词来概括“桃花源”,你觉得是哪个词?
预设: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3、展示:桃花源是个绝( )之境
请你试着从文中找出证明,并朗读出来,和小组同学交流。
重点:借助想象,学习本文笔法简洁且内涵丰富的特点。
展示:
渔人在桃源村“停数日”,假设你就是桃源中人,见到渔人,你会问他什么?渔人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请你设计至少一组不少于200字的对话。
此篇设计意在通过活动让学生能明白《桃花源记》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第二课时借鉴了肖培东老师的主问题设计。
第三课时是我的原创,意在一是培养学生的想象、二是让学生理解文章的经典之处(笔法简练而内涵丰富)
具体课堂呈现如何,后续我会进一步反思。
本学期一定要努力做教学设计、写教学反思,继续保持每天至少一千字的简书。加油吧!同仁们,有你们的激励,我定能获得属于自己的一片语文天地。
笔者不才,学识浅薄,如果有同仁愿意指点,我一定虚心求教。
附:参考阅读文章均来自“语文湿地”公众号
1、肖培东:《桃花源记》的另类解读,叹为观止!
中无杂树,必有主枝,课堂若无杂树之乱,教师就得学会依据文本特点设计出精、少、深、活的紧扣文本价值取向的主问题,以此激活课堂,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桃花源处。
叶圣陶先生说:“教学只有把住了文章的主脉,才能把文章教实、教 活。”在解决了桃花源的“绝境”之说后,教师由“绝境”一词荡开,问出“桃花源是个绝( )之境”这一精准、高质的主问题,瞬时吸引学生进入到有一定思维深度的课文研习过程中。功在课前,精在课上,问得巧,答得也妙,主问题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无限的活力弥漫着课堂。学生见仁见智,在认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回答,“绝僻之境”,“绝美之境”,“绝幽之境”,“绝乐之境”,“绝雅之境”等等不一而足。“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芳草滋长,落英飘满, 当学生的思维和个性不再受到禁锢并能真正融入文本思考之中,课堂才真正走向开放真正属于学生。他们美丽又闪烁着个性的思维鲜美如春天的芳草,缤纷似桃源的落英,讨论至最后,一学生语出惊人,“绝无之境”顿现,一字千钧直击文本核心,在探究中正确定位作品的价值意义。亦真亦幻的世外桃源里,悠然歌行的陶渊明带着他的吟哦与无限感慨深深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田,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2 刘乐莲:馨香难尽滋味长,我教《桃花源记》
“世外桃源”和课文的关系如何?为什么会成为“美”的代名词呢?
课堂导入就这样完成了。围绕这个词,设置了两个问题。让学生们认真仔细地阅读课文后,我们就进入合作探究的学习之旅。“世外桃源”和课文的关系如何?
――找出“世外桃源”四字对应的课文内容。
学生们很雀跃:世――晋太元中;外――“忘路之远近”(记忆之外),“忽逢”(意料之外)、“遂迷,不复得路”(出而不得,恍如世外);后遂无问津者(视线之外)、“不足为外人道”(内外有分)。(注:括号部分是在我追问他们所答和“外”的关系时学生的理解。我觉得很精彩啊。);桃――“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世外桃源”四字原来是对晋太元中,武陵渔夫在桃花林流水发源尽头奇遇而终不再得一事的提炼。第一个问题解决了,学生们很开心,“世外桃源”真是出得“名正言顺”啊!那么它怎么成为“美”的代名词呢!“美”在哪里?发现“美”的过程,就是要让学生从“简言”中读出“丰意”。这正需要教师的着意引领。引领学生从“简言”中关注思想情感,关注文化底蕴,发现大美,时代之美。这一点在古诗文这一类“言简意丰”的课文教学中要形成共识。
3【王君青春语文专栏】青春语文主题型文本精神价值的开掘路径——-“青春语文”课堂铸炼备课沙龙(之六)【下】
魏志强:再教《桃花源记》,我会用“异”字串联整个课堂。第一环节文中寻异。引导学生依次梳理渔人发现桃花源之异,赏析桃花源景色之异,体悟桃花源民风之异,探究再寻桃花源不得之异。本环节意在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明确桃花源是陶渊明所虚构出来的世界。第二环节比中悟“异”。比较桃花源生活与现实生活之异。将虚构出的桃花源的安宁、幸福的生活和“太元年间,政治极度腐败,赋税徭役繁重,战争频发,短短21年就爆发大小战争60场”的史实相比较。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桃花源记》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陶渊明在绝望中举起的“希望之火”。第三环节“异”中品人。引入《饮酒》《五柳先生传》以及“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引导学生发现陶渊明与同时代大多数人追名逐利的做法之异,感悟其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精神。最后,组织学生讨论今天我们应该向陶渊明学习些什么。这一环节意在让陶渊明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成为构建学生精神世界的砖石。
刘雪峰:对于《桃花源记》的教学,我想采用矛盾赏析法进行,体会作者寄寓文中的社会理想。第一次矛盾聚焦,赏析桃花源内外人们的生活面貌的语句(“土地平旷”至“并怡然自乐”一节和“自云先世避秦时乱”至“皆叹惋”一节),感受作者对和平安定、康乐富足、和乐恬静、淳朴和谐的人间乐土的热切向往,以及对社会动荡、兵燹不断、徭役繁重、剥削残酷的黑暗现实的极端鄙弃。第二次矛盾聚焦,赏析桃花源内外人们的精神风貌的语句(“见渔人”至“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五句和渔人“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南阳刘子骥“欣然规往”三句),体会桃花源里的人们友好善良的品性,认识到当时现实社会的人们居心叵测、尔虞我诈的险恶。在两次矛盾聚焦后,引导学生发现:作品是作者社会理想与残酷现实交织的产物,亦幻亦真,桃花源内的美好生活与桃花源外的黑暗现实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实现了对现实的鞭挞与否定,曲折地反映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这正是作者寄托的社会理想所在。
陈晓东:我准备围绕“异”字展开,由异景(桃源内外)到异人(衣着、精神状态、行为)再到探究异情(陶渊明的内心),最后很自然引出“异世”,然后补充当时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体会陶渊明的创作意图。在总体上探究完全文之后,引入《桃花源诗》,引导学生对比异同,进而总结出这首《桃花源诗》和这篇《桃花源记》珠联璧合,绘就中国式理想国。在最后环节,向课外延展,向生活延展,指出各国都有桃源,中国叫“桃花源”,西方叫“乌托邦”,人人都有桃源,古今都有桃源。天下为公是《礼记》中昭示的桃源,两个一百年的蓝图是中华民族新时代的桃源。然后引导学生用精诚、精炼、精彩的文字描绘自己心中的桃花源,生活的,学习的,职业的……任选其一,不必署名。学生当堂写作,而教师当堂朗读作品并进行点评。这样设计《桃花源记》,很自然地把文本跟社会生活,跟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这样设计学生不仅仅是在学古文,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了对每个人心灵桃源的一次探寻。
感恩同仁们的智慧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