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选择题,立即给你50万现金,和有5%的机会得到5亿,你选哪个?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即得到50万,毕竟拿到手才是实在钱儿嘛。又问了一圈朋友,好像颇有些人和我英雄所见略同。
倒是一个11岁小朋友的回答耐人寻味,他说:“如果我特别缺钱,就选择50万,如果暂时不缺钱,就赌一赌。”怎么意外地好有道理…
然而最令人叫绝的方案是这样的:选5%拿5亿的机会,拿它去拍卖,一定能拍到远远高于50万的价格!
现实中当然没有这样白给钱的好事,这道题除了活生生地揭露了贫穷是如何限制了人的想象力之外,还和我们探讨了一下“选择”的问题。
其实人类天生喜欢选择,有时甚至并不是为了得到某样东西,仅仅是想体验还有得选的感觉。这种爱好有个学名叫“选择欲”。
这就是为什么人会花心和劈腿。这个举动并不取决于身边人的好坏,恰恰和与生俱来的选择欲有关。三心二意的人可能心里总是有个恶魔在低低地问:“你不想再多看看吗?”
我们的大脑里有块区域叫前额叶皮层,是专门负责做决策的。人类的前额叶皮层非常发达。这本来是件好事,帮助我们应付各种困境。但过于发达的前额叶带来一个副作用,那就是对更多选择的渴望,俗称“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
另外前额叶皮层的脾气也很大,一旦发现自己的选择欲受到压抑就会暴走。青春期叛逆就是活生生的例证,即我不在乎到底干啥,就是不想你让我干啥就干啥。
说了这么多人对选择的渴望,再说说它的反面,那就是人对选择的厌恶。
你说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并不是。选择欲主要是感觉问题,而选择本身靠的是理性。
这是因为要做出一次认真的选择实在是太耗费精力了。从早上选择穿什么衣服化什么妆,到一顿饭是自己做叫餐还是干脆辟谷;从考虑生活在哪个城市到找个什么样的人当室友;从投资哪支股票到选个什么PPT模版写报告……说不定现代人这么忙就是因为选项太多了。
于是商人们瞄上了人们选择成本的高昂,通过帮人省事来赚钱。你不是不想大海捞针地搜索吗?我就把你常用的商品推送到你手机首页;你不是懒得自己找路吗?我就把路线帮你规划好,还实时反映路况;你不是懒得去设置软件参数吗?我把对我最有利的选项设成默认值,你只需要一路点确定就行了。
考虑到你的选择欲,我还会把替你作主做得很隐晦。就像提示你更新APP时,通常还是会给你两个选项:
A.立即升级;B.稍后手动升级。
你一看有得选就高兴了,但结果是无论你怎么选都必须得升级。
那么你是选择顺应这样的摆布,还是要坚持自己的选择权呢?
这也是一个陷阱问题,你的答案完全可以是一个新选项:我想自己选就自己选,懒得选的时候就让别人作主好了。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结尾为什么如此震撼人心?因为当时主角安迪已经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身陷囹圄、唯一可证清白的证人被杀、监狱长只手遮天……一切都进入了不可逆转的死局,除了认命之外他好像已经别无选择。
可是安迪硬是在这样的死局中,闯出了一条生路来。他为自己制造了一个无比绝妙的新选项,尽管为了这个选项他准备了将近20年。
重获自由后他对老友说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希望是个好东西,可以说是最好的东西,它永不磨灭。”
而希望,就是无论何时都能创造出新选项的能力。
最后用昨天看到一个网友的问题作结吧:
我现在的工作月薪三万,但经常加班、项目不断,身体都要累垮了,现在有一份更清闲但是月薪只有一万的工作,我要不要换?
你觉得呢?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号:明霄雨知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