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约一天的时间,看完291页的《解忧杂货店》。对于这本书的感觉是:很吸引人,放不下,想有一口气读完的冲动。从没看过推理类的小说,更没听说过本书的作者东野圭吾。只是在2015年被好几个自媒体安利过这本书。不知道到底有多火,但是在翻开书的版权页之后,发现这本书是2014年5月在中国出版的,在2015年5月就已经印刷30次!
从第一个故事中看到了三个谨慎的且疑似是小偷的年轻人半夜闯入一件废弃的杂货店歇脚,发现一封神秘来信并在争执后认真地写回信。“可是这封信不是写给我们的啊。”幸平说,“擅自拆开不大好吧?”作为一个在本段故事未曾描述出干了什么坏事的“坏人”,能说出这样的话,本质坏不到哪儿去。在结尾处看到他们帮助女运动员解决了忧愁而感到高兴,自己的心也是暖暖的。
接着看第二篇故事,第一篇故事中出现的三个年轻人从头到尾都没出现过,就认为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只不过都和浪矢杂货店有关联。这是一个有时间跨越的故事。被开头和结尾处的小芹和小辰之间的姐弟情深所感动,还被故事中间部分的健夫对克朗的父爱所打动。健夫为了鼓励克朗坚持自己喜爱的音乐事业,甚至和自己的儿子克朗有了一个男人间的约定:所以你不要想这些有的没的,再去全力打拼一次,在东京奋斗一场。就算最后打了败仗也无所谓,至少你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至少曾经奋斗过、打拼过,到了晚年,不至于为了自己曾经的逃避而不敢回忆。学生时代的我曾经在语文试卷中看到过类似的文章,当时是无感的,甚至有点儿抗拒写那什么中心思想、主要内容。认为自己时间有的是,这条路走着有困难,有阻力,当然可以选择其他路线,干嘛一定要“不撞南墙不回头嘛”。现在回想起来,有点不忍直视自己当时的幼稚想法了。
根据书中各种明暗线索的提示,我做了一些分析,细节不完善之处请各位不吝赐教。这只能算小小地剧透,更加感人以及需要动脑的部分还是留给各位自己细细琢磨吧。
故事一:回答在牛奶箱里
P6【拉开佛龛最下方的抽屉后,翔太翻出一本杂志,看样子是过期的周刊】
【敦也把周刊翻过来,查看发行时间,发现是在距今约四十年前。】
分析:解忧杂货店有至少40年的历史。
P9【我入围了明年奥运会比赛的候选名单】
P21【要是有漫画里出现的哪种可视电话多好啊。】
P34【全年看过的电影有《超人》、《洛奇2》…我们也常听音乐,最近比较喜欢Godicego和群星这两个组合。您应该也觉得《可爱的艾利》是一首名曲吧?】
分析:1、《可爱的艾莉》发表于1979年,1980年的莫斯科举办奥运会。
2、第一封信应写于1979年。
P12【在被问到“什么样的问题比较多”时,店主回答说恋爱问题占大多数。
“不过老实说,这类问题是我最不擅长的。”浪矢先生说,这大概是他自己的烦恼吧。】
分析:第5个故事的第1个伏笔。
故事二:深夜的口琴声
P56【克朗于是唱起了松任谷由实的《恋人是圣诞老人》。这是去年热映的电影《雪岭之旅》的插曲】
分析:《雪岭之旅》在1987年上映,克朗在1988年12月24日到丸光园进行演出。
P59【很久没有人这样问他了,上一次含糊地笑着敷衍过去,也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
分析:1978年有人问过克朗,是否要成为职业歌手。
P65【他打开运动背包,从里面拿出随身听和耳机。去年刚刚问世的这种音响器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让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享受音乐。
分析:随身听由Sony公司于1979年研发出来的Walkman便携磁带播放器。推理得出,克朗的奶奶是在1980年的夏天去世。
P75【克朗从仓库暗处探出头,正看到一个年轻女子从自行车上下来。…她长发束在脑后,画着淡妆,长的很端正,看上去和克朗差不多年纪,或许还要小一些。T恤袖子里露出的胳膊很健壮,可能是从事某项体育运动。】
分析:克朗见到一位年轻女性咨询者。
P76【“半年多前我来咨询过,得到了宝贵的意见,问题因此得以解决。所以我写信去道谢。”】
分析:月兔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后,写信回来道谢。1980年克朗和月兔见面,有过交谈。
P81【再过三十年你看看,就不会有这种无忧无虑的日子了。只要有份工作就不错了。就算大学顺利毕业,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饭碗,这样的时代就要到来了、一定会来的,我敢跟你打赌。】
分析:日本经济至今低迷,尚未完全复苏,失业率上升。
P87【克朗把手伸进另一个口袋,拿出一只口琴。深吸了一口气后,他对着卷帘门,悠悠地吹奏起来。他想吹给门里的人听。
这是他最满意的一首原创歌曲,名字叫“重生”。】
分析:《重生》第2次出现,为后文埋下伏笔。
P92【你对音乐的执着追求,绝不是白白付出。
我相信,将会有人因为你的歌而得到救赎。你创作的音乐也必将流传下去。
…… ……
请你始终坚信这一点,坚信到生命最后一刻。】
分析:暗示这首《重生》会成为名曲。
P96【这首歌的作者,是我唯一的亲人——我弟弟的救命恩人。…… ……
随后,《重生》的旋律悠然想起。】
分析:《重生》第3次出现。擅长记歌的小芹成为了绝代的天才女歌手。《重生》是她的成名作。
至于后面的三个故事,我就不过多剧透了,只能说因为我的泪点低,看的过程中有过泪流不止的情况,不止一处。当然必须有烧脑的情节,需要回过头来翻看前面的内容才能衔接得上。根据我自己初读的经验来说,看这本书需要一支笔、N张A4纸、若干纸巾,当然还有足够的脑力和时间。要知道,作者东野圭吾可是在日本获得过几项推理小说大奖的作家。书的腰封上可是很清楚的写明:不是推理小说,却更扣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