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年谱(216)】1940年,毛泽东47岁。
1940年8月20日,华北八路军在正太铁路沿线同时向日军发起攻击,百团大战开始。
此战役八路军先后出动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人,至十二月上旬基本结束。这次战役,八路军作战一千八百余次,毙伤日军二万余人、伪军五千余人,俘日军二百余人、伪军一万八千余人,八路军伤亡一万七千余人。
1939年冬以来,日军加紧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正太铁路是日军施行这一政策的重要支柱之一。日军在铁路沿线大小城镇、车站和桥梁、隧道附近,均筑有坚固据点,各以数十至数百人的兵力守备,并经常派装甲火车巡逻。离铁路10公里至15公里的要点,还筑有一线外围据点。
日军妄称正太铁路沿线是“不可接近”的地区,企图用它隔绝八路军总部、第一二九师活动的太行山区与晋察冀边区的联系,并以它为依托进攻抗日根据地,为害极大。
八路军总部决心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战役。
河北博物院陈列的冀太联办发布配合百团大战的公告:
1940年7月22日,由朱德、彭德怀、左权联名签署的破击正太铁路的《战役预备命令》下发给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邓小平,并报中央军委。按照《战役预备命令》,战役从1940年8月20日开始。
从7月22日发布预备命令到最后下达行动命令,八路军总部部署的都是20来个团参加的正太战役。到8月22日八路军总部作战科首次对战情进行综合整理时,彭德怀、左权才意外地发现共有105个团参加了这次战役。
于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光辉的名词——“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经过
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进行交通破击战。
八路军的进攻战役于8月20日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同时向同蒲、平汉等铁路和公路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破击战。
河北博物院陈列的百团大战中民工配合八路军破袭战的工具: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后,从华北敌后到大后方的报刊大传播胜利的消息,祝捷电文、信件从四面八方飞向延安,飞向八路军总部,极大地鼓舞了人心士气。人们期待着八路军取得更大的胜利。
9月20日,延安召开庆祝百团大战胜利大会,并致电八路军,希望“再接再厉,继续奋战”。
抗日战争纪念馆陈列的叶剑英向国民党方面何应钦通报百团大战情况的电报:
9月11日,蒋介石致电朱德、彭德怀:“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
但同时,蒋介石对八路军影响的扩大却存有戒心。10月19日,蒋介石侍从室通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对百团大战“此项名词及有关之新闻以后绝对禁止登载,即饬遵”。
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结束后,八路军前方总部向中央军委发出关于第一阶段作战总结电报,毛泽东很快复电,表示赞赏。
彭德怀回忆道:“此役胜利的消息传到延安,毛主席立即给我来电说: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像这样的战斗是否还可组织一次?”
彭德怀遵照毛泽东的电示,决心进行百团大战战役的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9月22日至10月5日),扩大战果
9月16日,八路军总部发出第二阶段作战命令,要求各部队继续破坏日军交通线,摧毁深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军据点。
八路军主要进行了涞(源)灵(丘)和榆(社)辽(县)等战役。
9月23日,毛泽东在杨家岭作《时局与边区问题》的报告。关于百团大战,毛泽东指出,百团大战是“敌我相持阶段中一次更大规模的反扫荡的战役反攻”。这是“一次”,因为以后还要有;“更大规模”,表示以前有过大规模的反扫荡,但这次更大;“反扫荡的战役反攻”,表示不是战略反攻。百团大战各地方都要干,要继续下去,同时要有防备顽固分子背后进攻的部署。
第三阶段(10月中旬至1941年1月24日),粉碎日军大规模报复“扫荡”
日军遭到连续打击后,深感八路军对其威胁的严重性。为稳定局势,现固占领区,日军调集重兵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残酷的报复“扫荡”。日军所到之处,大肆烧杀、奸淫掠,给根据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10月19日,八路军总部下达反“扫荡”作战命令,要求各部队与地方党政机关和广大群众切实配合,进行深入的战斗动员,广泛开展游击战,坚决消灭进犯之敌。
河北博物院陈列的《反扫荡简明教材》:
由于华北各个抗日根据地军民共同努力,紧密配合,终于在1941年1月24日粉碎了日军的报复性“扫荡”,百团大战胜利结束。
百团大战的成果
百团大战,从1940年8月20日的破击战开始,至1941年1月24日反“扫荡”结束,历时五个多月。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前所未有,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据1940年12月10日八路军总部公布,从8月20日至12月5日的三个半月中,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内有大队长以上军官18人)、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日武装移民56人;日军自动携枪投诚者47人,伪军反正者1845人。以上共计歼敌46436人,另外还有大量缴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