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两个相关材料,一个以“后人类”为主题,另一个是“无人美学”的批评为主题。先看第一个材料,据中国社会科学网报道,2018年8月19日,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的第八场专题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人类、非人类、后人类”,其中Sangkyu Shin教授讨论了“超人类主义与人类增强的生物政治学”问题。其中Lars Fr.H.Svendsen教授在演讲发言中讨论了要将人类与非人类以及后人类区分开来,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是“什么是人”这一问题。此外,Sigridur Thorgeirsdottir教授则提出了一种不同的后人类主义的概念,具身化理解的后人类主义。这场专题会的重心落在“后人类”这个关键词上,“后人类”比“后现代”感觉要好些。“后人类”就是指20世纪6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进入以信息社会为特征的后现代之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最新理念和审美意识对人类个体进行部分地人工设计、人工改造、人工美化、技术模拟及技术建构,从而形成的一些新社团、新群体。这些人再也不是纯粹的自然人或生物人,而是经过技术加工或电子化、信息化作用形成的一种“人工人”。“后人类时代”降临,人类的未来将导向何处?后人类归类为生化人、复制人、机器人、变种人、虚拟人、改造猿、回转人等等。现在科幻电影提出未来人类会有两条内在强化自身的道路,一种是破译基因的密码,由自我意志去编绘出一个特定的人,也就是从各方面提升人的能力,包括寿命的延续,另一种是直接抛弃肉体,或者如机械战警式的永生人,或者进入虚拟世界,成为黑客帝国式的虚拟人。
下面再看第二个材料,对于生态美学的发展,最近,李泽厚先生批评我国当代生态美学“以生物本身为立场”,是“无人美学”。无人美学批评观虽说是李泽厚先生近几年提出来的,但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美学大讨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说蔡仪的典型客观美论观比李泽厚先生社会实践美论观更靠近生态美论的核心。正是出于这一类似问题的考虑再加上现代科技和信息网络时代给人类未来主体命运带来的担忧,所以提出了无人美学批评观,它是有其可能性的,它也给我们带来相对应的思考空间。曾繁仁教授在《我国自然生态美学的发展及其重要意义》一文回应了李泽厚先生美学批评观,生态美学不是“无人美学”,而是使人在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诗意栖居的美学。潘知常教授在《生命美学是“无人美学”吗?》一文中也回应了生命美学不是“无人美学”,生命美学奠基于“万物一体仁爱”的生命哲学,是情本境界生命论美学。它“以人人为本”,“以所有人为本”它所谓的“生命”,强调的是生命中高光时刻,是“生命比生命更多”和“生命超越生命”,因此不是“无人美学”而是“有人美学”。华远科学性美学美论认为美学与人有关,但美学有没有价值与有人和无人没有绝对关系。李志宏教授就认为实践派美学把美的本质这个概念偷换成人的本质这个概念,这一点是我们要着重思考的。争论有人无人的问题的并不是关键,因为只有我们在思考,只有我们在论辩就已经说明了问题,德国哲学家卡西尔不也这样认为能使用语言符号的动物就是人的本质。在审美时空中,不是“有人美学”才能幸福的,人的知识越多,不能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你能说现代家庭被称为“小皇帝”的小孩不是人吗,他们难道没有一点人的本质特性?再说动物也主要是靠本能活着的,它们脑中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的概念,更没有生死的概念,所以在某些层面它们活着要比人类活着幸福的多,这种类似当代人强调的幸福感也就是美学中所说的美感。你能说家养的宠物、动物园的熊猫之类以及野生的老虎和雄鹰、大象等等不是美的事物或审美对象?当代动物学家们在实验中发现许多动物也有利他行为,并从中获得快感的这种类似于人类自然现象。当然说回来,人的本质不等于人性的本质,再上层的再高尚的再伟大的人都有其人性的弱点,这些也是要明确的,这也就是李泽厚先生提出无人美批评观的一些缘由,它有其理论的复杂性。重视美学的提升性并不是等于轻视审美的安抚和慰藉的作用,否则人类社会怎能良性循环得起来。
总结“后人类”和“无人美学”批评观两个材料,我们要说几句话。华远科学性美学美本质论认为美的本质不关心是否是有人还是无人之类问题,因为美的本质的落脚点在信息范畴,你能说动物甚至是植物的成双成对的生命现象与人类社会幸福的家庭夫妻生活有本质的区别?美的本质最关心的是良性循环,关心的是人类优先发展为前提的良性循环,自然生态是人类耐以生存发展完善的良性循环的基础,人工智能等后人类是人类能力的强化,是人类生命和精神品质的提升。总之,我们只要抱着时空定位的定位,良性循环的定性,整体性与简洁性矛盾统一的定量的三定的信息中介这一科学信念做到与时俱进,我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才有其依靠,才有其宁静,才有其长远。
写于2020年7月16日
作者为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