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同事,家住中山坦洲,此地与珠海接壤。其女儿,不到三岁,意外走失,几天后在珠海被人发现尸体,目前死因未定。
电视媒体报道,珠海某处视频监控曾拍摄到小女孩。她一个人,孤孤单单地站在人来人往的街头,看起来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陌生的地方令她显得茫然无助而又恐惧。周围偶有关切的目光扫过她的身影,却始终没有人停下来关心她,问她是否需要帮助?
作为一位母亲,听闻这样的事情,玻璃心总是盈满泪水。
忍不住发问,当时那么多人从她身旁经过,为什么却始终没有人停下来关心她,问她是否需要帮助?
我们相信“人性本善”,或许真的有人想去关心这个小女孩,想给她提供帮助,可最终还是没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到底是什么原因阻止了大家的援助之手呢?
我想到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这个实验的名字我们姑且称为“你会伸出援手吗?”
这是由纽约大学的心理学家约翰·达利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比勃·拉塔内在1968年精心设计的。
达利和拉塔内告诉被试者(纽约大学选修心理学课程的学生们),他们俩对一些与大学生有关的话题非常感兴趣,想了解大学生是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适应大学生活、城市环境以及正面临着怎样的个人问题。他们要求学生坦诚地与其他同学讨论,但为了避免尴尬和不愉快的情况,学生们将单独呆在相互隔离的房间里,彼此间通过内部通信联络系统进行交谈。
实验过程中把学生分为三组。第一组被试相信他们只与另一个人交谈;第二组相信可以与两个人交谈;第三组被告知可以与线上五个人交谈。实际上,每个被试都是独自一人,其他声音都是录音。不过学生们丝毫不知情,这样可以让研究者获得他们真实、自然的行为反应。
研究人员非常逼真地设计了一个突发事件即癫痫发作场景。当被试开始与其他“学生”交谈时,被试听到的第一个说话者是男生,他讲他学习上的困难,以及严重的癫痫困扰。然后轮到下一个学生讲话。第一组中,被试听完第一个学生谈话后,立即开始讲话。另外两组,被试讲话之前会听到多个学生讲话。等被试说完,又轮到第一个学生时,突发事件出现了,第一个学生癫痫开始发作(通过断断续续的求助话语来达到逼真效果)。
为了分析被试的反应,达利和拉塔内测量了每一组被试帮助癫痫发作学生的百分率(帮助行为指的是:离开小房间,通知研究人员有学生癫痫发作)。他们还测量了被试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时间和提供帮助所花的时间。
在四分钟内,第一组百分之百报告了突发事件,第二组有85%,第三组只有60%。时间拖延总量也随旁观者人数的增加而增加。第一组平均反应时间不到一分钟,第三组则超过了三分钟。
达利和拉塔内解释,随着团体内人数的增多,被试在突发事件中所采取行动的个人责任减少。对于第二、三组被试来说,他们可能认为有人已经解决了问题。因此,不仅是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了,反过来因为不提供帮助而受到的良心责备和内疚也扩散了(减低了)。
那么,回到文章的前面。监控视频里出现在小女孩身旁的不止一个人,每个人都认为应该会有其他人伸出援助之手,那么我就不必再上前帮忙。我们当中大部分人都不是恶人,我们当中大部分人都有同情心、怜悯心,然而却因着这种责任扩散的心理,每个人都袖手旁观或犹豫不决,让这个小女孩在人们实际表现出来的冷漠中一步一步渐渐地靠近了死亡的深渊。
当时,若是哪怕就只有一个人及时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小女孩的命运也许就不会以悲剧收场。
我们痛心于已经发生的悲剧,已经逝去的小生命,可是这一切无法再挽回。
除了痛心,我们能做的就是以后尽量减少悲剧再现。
以后,若遇到别人遭遇突发事件有危难需要帮助时,我们应该永远当作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场,相信他/她正等待着我们的帮助,该出手时就出手,不再让责任扩散的心理禁锢我们的行动。
如此,让人觉得,这个世界其实没有那么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