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想过第一个100天这么快就走到了结尾,站在100天的第1天看时间很漫长,整整三个多月的时间记录,会觉得心里发慌。但是站在100天的结尾来看,不过一瞬间。我们总以为时间漫长晃晃悠悠,其实,时间是最经不起消磨的。
我们一组9个人,不乏有浑水摸鱼的,看孩子喂奶都计算在时间之内;也不乏有兢兢业业的,每天的工作量饱和到12个小时。而我每天就盯着一个人看她做了什么,时间是怎么样分配的,上班外的时间她都做了什么,当然这个人我是敬佩的。
第一个100天过后,明显感觉到自己几点变化:
①专注度提高,知道自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通过每天的时间规划,早上预留出半个小时想想今天要做那几件事,几项是必须要完成的,几项是额外需要做的,如果每天的时间规划不够7个小时以上,那么就会通过读书或者其他方式补齐7个小时的有效时间(目前符合我自身的需求时长)。如下表格:
最初开始做时间管理是来源于susan kuang的一本电子刊物,当时自己的状况是干活特别不专心,一会刷刷微博,一会和朋友聊聊微信,一会刷个网页,一会看个公众号。正好看见这种时间管理的方法时,想着自己可以试一试,就每天在微博进行一周打卡。
这种打卡的方式被小静姐看到,说要组建一个时间管理的社区,我当即决定参加,有战友一起战斗,也可以增强自己的好胜心。
经常会忘记在群里打卡,有时都睡的迷迷糊糊,但还是会翻起身打完卡再接着迷糊。但是大家都在进步,比你优秀的人起得比你早,睡得比你晚,就在你走神放空的时候人家又多背了一个单词。
在做工作的时候也有了计划性,先完成哪几项,能上午做完的就不拖到下午,或者上午完成几项,下午做哪几项,把阅读公众号文章的时间规划到一块,别人发来的文案或者好的文章先进行收藏,统一时间完成阅读。朋友发来的微信消息也是统一时间回复。
这样就节省下很多时间,在做完自己本职工作之外,完全可以用来发展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哪怕要和好友聊天,也能一次聊到位。
②能花钱解决的,就不求人
做设计的时候,经常需要一些素材网站的支持,好下载到需要的好素材,经常需要是会员机制,刚开始还问同事有没有会员借我一下,时间久了就觉得不好意思了,为了提高时间效率,自己掏钱一次性买了4年会员(当时在搞活动)。
同理,这种方法沿用到了我的现实生活中。找工人修理家里的乱七八糟的也不要去麻烦朋友,欠人情不说,万一遇到安全问题不好负责任;几十几百能花钱的,并且在自己可承受范围之内的就自己解决。也许,并不能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人,上能换灯泡,下能修马桶,但是,钱能。
③不耗时间在无谓的人和事上面,把时间花在真正值得专注的地方
这句话是小静姐告诉我的。当时我正气愤于直属领导的审美和不合理要求之时,自己生闷气,却无力改变领导的想法。每一个良心干活的人,都是想把事情做好,尽善尽美尽自己的努力,但通常情况下,领导不这么想,他有自己的考虑,或者他的审美也就那样了,既然对方是领导,你的本职工作就是做好领导交代的事情,那么就不要执拗,他说咋做就咋做,最后的解释权在他手里。
以最少的时间做好领导交办的事项,把你真正的注意力转移到值得你花费时间的事情上面,觉得在本职工作上无法施展自己的一身技能,那就在体制外求发展。
④与其纠结做与不做,不如先做了再说
就好比与其花半个小时纠结要不要洗头发,那就一定去洗。很多时间都是在纠结中流逝的,与其纠结要不要做这件事,不如理性分析下是否耗时间,是否有收益。
⑤自己的社交自己决定,抛弃无谓的社交
认识的人一箩筐,能用到的社交关系少之又少。不如把时间用来精进自己,哪怕美美的睡一觉。见朋友无非分为有事类、叙旧类、胡扯类。有事情是一定要去的;叙旧的经常不如所愿,生活圈各异,能聊的话也越来越少,去不去完全取决于关系的亲密度;胡扯类的完全没必要,大家吃吃喝喝玩玩逛逛,花钱还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