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发现了人才没有?”。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感悟】
一、澹台灭明其人其事
澹tán台灭明:澹台是姓,灭明是名。子羽则是他的字.《史记》载“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孔子初见子羽,因他长相是很丑陋的,可能丑陋得很厉害,孔子不想收他为徒。子羽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刺激了他更加努力修行,最后终于成为一位大贤者。当子羽离开孔子下江南的时候,追随他的学生已经多达三百人。
史书记载,子羽的行为特点是“公且方”。也就是一切都出于公心。比如说,他没有公事就绝不登上级领导之门,不向权贵者套近乎。方,就是方正、正直。无私必正,无私必直,这恐怕也是一条规律。你为人正直坦荡,不谄媚权贵,反而赢得了权贵们的尊重。子羽在诸侯中的名气也变得越来越大。
孔子曾深刻自省而发出了“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感叹。
关于子羽,还有一则神话传说。有一次,子羽乘船渡黄河,身上带着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行至中途,突然河中窜出两条蛟龙,气势汹汹地夹住了子羽的小船。子羽左手护着宝玉,右手挥剑与蛟龙搏斗。不久就把蛟龙杀死了。等到上岸之时,子羽“投璧于河”,大概是要向河伯表示杀龙的歉意和赔偿。但是河伯不接受,多次跃出河面把宝玉送还。于是子羽便“毁璧而去”。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勇”、“礼”、“信”,以及那种大名士的气势和派头,可能正是子羽身上所具备的特点。
二、孔子极为重视发现人才
孔子问子游的这段话,反映出他对发现人才,举贤才的重视。当时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都重视接纳人才,尤其是能够帮助他们治国安邦的有用之才,这是出于政治和国务活动的需要。
这也是为官者在这个地区的一项功绩。如果这个官员在任期当中,没有发现任何人才,没有向国家举荐人才,那这个是属于失职。所以孔子问子游得到了人才没有?
子游曰:“有澹台灭明者”,他到底有什么贤德?子游在这里举出两个例子。从这个细节也可以看出孔子极其弟子评价一个人时,都要有事实依据。
第一个是“行不由径”。在古代周朝的时候,他们是用井田制。就是一块田当中画出九个方块。大概每一块是一百亩,九个方块就是九百亩。中间那一块是公田。在井田以外的叫路,井田以内的那个小路就属于径。按照周礼,人走路不能跑到别人私田里头,你抄小路、走快捷方式,这是不合礼的。澹台灭明“行不由径”,他走路很守规矩,只在路上走,不在径上走。要知道,到了春秋时期,这个礼的条文虽在,可是基本没什么人在遵守,谁都想贪个方便,走快捷方式。但是唯有澹台灭明依然守着这个周礼,很难得。证明他这个人是一个非常守规矩的人,重礼守戒,他不会胡来。人能守守规矩,表明他的心是定的。
第二个是“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澹台灭明跟子游是同门师兄弟,都是同跟孔子学习。但是因为子游他是做官的,所以如果不是公事,子羽不会去造访子游。他绝对不会有丝毫攀缘的企图,也不会因为跟子游是同门师兄弟,就借着这个关系为自己办点什么事。现在人都很兴拉关系,跟一个官员有关系,正好可以图点利益。但是子羽澹台灭明从来没这么做,很廉洁、无私,这是一个人才。
后来澹台灭明,他也是真正非常用功,精进办道,成为一代名师。而且他非常尊师重道,他丝毫没有因老师以前看不起过,而报复老师,也不因自己成为相当有名气的人,而耀武扬威,仍然尊孔子为宗师,崇奉孔子之说,这是给我们做出尊师重道的好榜样。他是一个稳重人,他是一个信得过的、靠得住的人。
【6·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鲁国与齐国打仗鲁军败而退,孟之反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在后面拒敌,是这匹马跑得不快。'”
【感悟】
孟之反:鲁国的大夫。在本章中,孔子赞他是一个负责任又不善夸耀、为人低调的人。
当时齐国进攻鲁国,鲁国迎战,孟之反所在的右路军战败。撤退时,众军争先奔逃,而孟之反却在最后作掩护。返回城时,大家在城门口迎接他,赞扬他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但他并未把自己当成有功之人加以夸耀,而是用“非敢后也,马不进也”来掩饰自己的功劳。表现了他的不骄和谦让。对此,孔子给予了高度评价,“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战败而还,以后为功。”在这场齐鲁之战中,鲁国虽败,但孟之反仍然是有功之将。孔子认为这样的人才是国家的重臣,才是为官做将的人应该效法的。
《周易·系辞上》谈到“谦卦”的九三时,记载着孔子说:“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出了力而不自我夸耀,有了功而不自以为有功德,这种表现敦厚之极。《周易·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满招损,谦受益。”厌恶自满而爱好谦虚,是人之常情。这句古训,对今人的为人处事仍有帮助,如此可逢凶化吉矣。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