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品读红楼梦第一回发布以后,收到了很多读者的鼓励和反馈,在这里向大家表示感谢。每一期的讲书都是认真查阅资料和注解。希望能还原一个最真实的故事。这一期我会浓墨重彩讲述宝玉和黛玉的前世今生。讲的时候,心里比较激动,心情也比较复杂。毕竟在我心目中,宝黛的爱情是最伟大的爱情,永远无法超越。
上一期我们提到有个空空道人把石头上的故事抄录下来,流传民间。那石头记录的故事是什么呢?故事由一个叫甄士隐的人引出来。
有个叫姑苏城的地方住着一个姓甄的人家,户主叫甄士隐。这里要特别提到曹雪芹有个很妙的表现手法就是喜欢用谐音。甄士隐谐音,真事隐去。曹雪芹把身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融合到红楼梦里,把自己所见所闻的事情改编到故事里,最后通过荣宁二府的故事展示出来,达到了“将真事隐去的效果“。
甄士隐的家族在当地也算得上望族,但这个人性格寡淡、不慕名利,平日里就喜欢在家里养养花、下下棋、喝喝酒、泡泡茶。
有一天中午,甄士隐在午休,梦见一僧一道在边走边聊天,手里捧着一块石头,那个道人问:你要带着这个石头去哪?那个僧人回答说,这块石头不是一直想去凡间历练吗?现在正好有个好的契机。
接着从这个僧人的口中,我们第一次知道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今生。
说是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一株绛珠仙草。
说起这个三生石畔,最早是有典故的。在唐朝的时候,有个叫李源的人,和当时的一个圆泽禅师关系很好,他们约好去爬峨眉山。一个想走水路。一个要走陆路。后来圆泽禅师拗不过,只好答应李源走水路。在路上,他们碰到一个大着肚子的孕妇在洗衣服,圆泽就哭了。圆泽说,我之所以不肯走这条路,就是因为怕遇见她。她怀的那个孩子就是我,怀了三年了,一直没有生,现在我遇见了她,我只好跟你就此别过。明天你去她家,你会看到那个婴儿对你笑,那就是我跟你打招呼。十三年后,我们约定在杭州天竺山相见。果然当天圆泽就圆寂了,第二天,李源也确实见到了这个对他付诸一笑的婴儿。十三年后,李源应约来到了天竺山,见到了一个牧童。牧童说,先生果然守信用。三生石上,我们曾经吟风赏月,虽然我现在身体换了,但心却一直在一起。可这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了,就不要再挂念了。这就是那句著名的诗句:“三生石上旧精魂,赏风吟月不要论。”的由来。
从此三生石被广为沿用,分别代表"前生""今生""来生", 说是人死后,走过黄泉路,到了奈何桥,就会看到三生石。它一直立在奈何桥边,张望着红尘中那些准备喝孟婆汤、轮回投胎的人们。传说三生石能照出人前世的模样。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轮回,缘起缘灭,都重重地刻在了三生石上。千百年来,它见证了芸芸众生的苦与乐、悲与欢、笑与泪。该了的债,该还的情,三生石前,一笔勾销。
这株出生在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就是9后来宝玉生生世世魂牵梦萦的林黛玉,绛珠,指的是红色的珠子,暗示着泪和血,也是后来黛玉“字字看来都是血”写照。黛玉的前身是一株带点红色的草,长得非常的漂亮。而同时在天界的还有一位叫神瑛侍者的仙子。瑛是王字旁,右边一个英字,指的就是美玉。有人说,贾宝玉的原名叫贾瑛,但是这也是别人的猜测罢了。
神瑛侍者很喜欢这颗绛珠仙草,就每天都用甘露去灌溉,一瓢一瓢的灌溉。这颗仙草被滋润之后,修炼成了女体,变成了绛珠仙子。每天就在离恨天外游啊游,饿了就喝蜜青果,渴了就喝灌愁海的水。蜜青果,谐音迷情果,吃下去的都是情。灌愁海的水,喝下去的都是愁,所以这绛珠仙子幻化成民间的林黛玉的时候,就是带着忧愁的。这些都是前世注定的。
所以才有了后来宝玉黛玉第一次相遇时,宝玉脱口而出的那句话,这个妹妹我曾经是见过的。这话一出,长辈们都嘲笑他胡说八道,但我们知道宝玉没有撒谎。而黛玉也在心里想,这个人为什么这么眼熟。他可是日日灌溉你的神瑛侍者啊,你怎么能不眼熟呢?很多人的爱情都是从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开始的。 上辈子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前世日日夜夜的甘露之恩,换来的是今生今世的爱恨纠缠。
所以才有,还眼泪的传说。
绛珠仙草修成女体之后,忘不了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其实已经是情窦初开了。所以每天想着法子去报恩,找不到机会的她在离恨天外游荡,愁容满面。
有一天她听说,神瑛侍者想下世为人。她马上逮着这个机会,就去警幻仙姑那里去报道,她一定要跟着他下世为人。绛珠仙子暗暗发誓,用一生的眼泪去回报他的甘露之恩。就好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凤九为了回报东华帝君的恩情,日日纠缠着帝君。而帝君只好带她到民间渡劫,让凤九有机会回报他的恩情。我常常觉得,在那个年代,曹雪芹的文学构思,已经可以是那么的独特。后来的编剧在沿用这些剧情的套路,还是有那么多人喜欢看。
因为有了偿还眼泪的盟誓,后面我们才看到了一个从头哭到尾的林黛玉,一直到本书的最后面,眼泪慢慢的少了。我们才知道,眼泪就要还完了。黛玉的宿命也要结束了。黛玉和宝玉最终又回到离恨天,重新变身成绛珠仙子和神瑛侍者。
我常常想,我们在谈恋爱的时候,会为了一件小事泪流不止,难道不是因为上辈子的恩情没有还完,这辈子要用眼泪来偿还吗?
人们不是常说“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不是冤家不聚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甚至于在感谢别人的时候红着脸说:“我下辈子做牛做马来报答你!”,生气的时候咬牙说:“我死了也不会放过你!”。轮回与转世都是佛教的基本观念,佛教里认为有生就有死,有情欲就有轮回,有因缘就有果报,所以生生世世做朋友是可能的,永生永世做爱侣也是可能的。
这里作者交待清楚了贾宝玉和林黛玉前世的因,为的是后面的凡间的发生的种种果做铺垫。他们是有仙缘的。无论贾宝玉在凡间,身边都多少个模样出众、诗词歌赋样样出挑的女子,他的林妹妹始终是他的独一无二,因为他们是有仙缘的,他们到凡间是为了完成他们的木石前盟的约定。
上一篇,有一位读者发出疑问:贾宝玉不是那颗石头幻化的吗?
但是我上一期提出的观点却是:无稽崖青埂峰下面的那块顽石去往凡间之后变成了宝玉嘴里的那块通灵宝玉。
这边我想帮大家理清一下,顽石、神瑛侍者、贾宝玉、通灵宝玉四者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红楼梦其实有很多版本,但大致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仅流传八十回的脂砚斋抄本系统,即脂砚斋在不同时期的手抄本;一个是经程伟元、高鹗整理和修改的一百二十回印本系统。虽然在不同程度上保存了原著的本来面貌,但是也经过了较多的改动。程伟元、高鹗整理的印刷本系统,又分为程甲本和程乙本,其中,程乙本的改动更大。
八十年代甚至更早之前大多是以程乙本为底本的,而现在我们看到的大部分都是以程甲本为底本的,两种版本在续了后四十回的同时还对前八十回做了大量的修改,其中以程乙本最为夸张,已经完全扭曲了曹雪芹的原笔原意。
当然,如果你要真正想读一个真实的红楼梦,建议选择脂砚斋批注的版本。
脂砚斋批注的版本里,顽石只是一块无才补天的石头,而神瑛侍者是赤瑕宫的一位仙子,这两者本身是没有关系的。后来神瑛侍者下凡投胎成了贾宝玉。顽石只是借助贾宝玉这个载体,变成了宝玉嘴里的那块通灵宝玉。通灵宝玉之所以叫做通灵宝玉,是因为有自己的思想,自带上帝的视角,只是一个冷眼旁观者。
而后期的印刷本则认为,顽石通过自身修炼通了灵性之后到处走啊走,被警幻仙姑看中,把它改名叫神瑛侍者,石头就是神瑛侍者,而后来神瑛侍者下凡投胎成了宝玉,但该版本对于宝玉口中的通灵宝玉的出处,则并无交待。
对这两种观点,很多红学家争论不休,我暂且更相信前者的观点,相信顽石只是一个冷眼旁观的通灵宝玉,和神瑛侍者没有关系。大家可以自己去查阅资料考证。
甄士隐在梦里追着这一僧一道来到一个石牌坊,匾额上面刻着“太虚幻境”四个大字。“太虚”是指老子、庄子所说的“道”。《道德经》里写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认为,世界的本源是道,太虚幻境的意思是世间万物都是由太虚之处幻化而来。“太虚幻境”是小说中描述的一个神仙的聚集地,在常人看来就如其名一样,又“虚”又“幻”。
两边刻着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副对联,在《红楼梦》一书中,至少有过两次重现。后来,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也看到了这副对联。有人说,太虚幻境石牌坊上的横批和对联里隐藏的玄机便是踏入《红楼梦》真意的大门。曹雪芹从不重复赘述,为什么这副对联重复出现呢?脂砚斋的评语告诉了我们答案。这是曹雪芹生怕我们忘记,再次提醒读者。这两句话能够作为太虚幻境正门的对联,重要程度可想而知。上下联和横批里频繁出现真、假、有、无、虚、幻等字,皆隐藏深意,这是在提醒读者,你们读的时候,切记要分清真假和虚实啊。
这句诗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如果我们总是错把假的当真的,那么真的就会自然被当作假的。如果我们把一无所有当应有尽有,那么那些真的看起来应有尽有的,实际上是一无所有的。这句话充满哲理,有禅意。又有辩证法的思想。西游记里面,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六耳猕猴和孙悟空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最后被打死的究竟是悟空还是六耳猕猴。或许只有如来佛祖知道了。
人不能太执着,不能拘泥于规则不思变通,世事一场大梦,事情都有正反面,应该相对的看问题。当人们像贾宝玉的父亲贾政一样只看重仕途经济、宦官之道而“沉醉不知归路”时,便会把宝玉这种以诗词歌赋陶冶灵魂的、在精神上有更高追求的人视为“孽障”、“不肖之徒”。
曹雪芹这样重复设置,意在提醒世人,一切都是幻景,一切都是幻影,劝世人懂得挣脱。
好了,今天我们主要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今生详细进行了讲解。如果大家还有不明白,请在评论区留言。下一期我们会继续讲解,红楼梦的第一回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