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在调整自己的状态,开始自学服装史了,所以也想通过自己的公众号做一些记录。我发现近两年穿汉服的朋友真的越来越多了,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扬光大真的是一种好现象啊。但是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我觉得改良版的汉服可能更适合日常生活。
今天写一下中国古代服饰里两种具有机能性的服装,因为还是小白,只能自己搜集一些资料作为参考,而且涵盖的部分真的只是冰山一角中的一角。不管怎么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第一个讲的就是唐朝的圆领袍(衫),它主要包括两种款式【襕(lan二声)袍】和【缺胯(kua)袍】简单来说,【襕袍】衣身左侧不开叉,【缺胯袍】衣身左侧也开叉,开叉的目的当然是便于活动,所以多为军士庶人穿着。【襕袍】比【缺胯袍】更正式一些。
缺胯袍就是直裾,左右开衩式的长袍,它可以和幞头、革带、长靿靴配套,成为唐代男子的主要服装形式。唐代官服发展了古代深衣制的传统形式,于领座、袖口、衣裾边缘加贴边,衣服前后身都是直裁的,在前后襟下缘各用一整幅布横接成横襕,腰部用革带紧束,衣袖分直袖式和宽袖式两种。
第二个要讲的是辫线袍。辫线袍是蒙元时期最为流行的袍服,时称“辫线袍”,俗称“辫线袄子”,或称“腰线袄子”。其式样如《事林广记》中步射总法插图射箭人物所穿袍服。辫线袄产生于金代,至于大规模使用则在元代,最初可能是身份低卑的侍从和仪卫的服饰,后来穿辫线袍不限于仪卫,尤其是在元朝后期,一般“番邦”侍臣“官吏形象,大多穿此服。
腰线袍是一种常见的元代蒙古袍,带有很强的草原风格。其特点是交领窄袖,上衣和下裳缝在一起,下裳打有很多细密的褶子,而腰部则有很多细密的横向褶子,因此得名腰线袍。这种衣服一般都是便服,用于狩猎等活动。
从服装结构,蒙元时期辫线袍形制保留了便于骑射、利于保暖的窄袖束腰、上紧下松、上衣下裳连属的袍裙式民族特色。《元史·舆服志》:“辫线袄,制如窄袖衫,腰作辫线细褶。”“腰作辫线细褶”的工艺有“折褶”和“缝缀”两种方法。其中“折褶”工艺是利用面料本身材料打褶形成。“缝缀”工艺是另用材料缝于腰部,且其材料“用帛做腰线”和“丝线捻成”之分。当前,学界有一种观点,即腰间缀搓捻而成的“辫线”的为“辫线袍”,而腰间横缀条状织物的为“腰线袍”。
辫线袍上身紧窄合体,下摆宽松,腰间密褶,在整体外观上呈现出松紧有致、疏密相间的节奏感。辫线袍服的这种形制与游牧民族的马背生活和谐统一。上紧使人在骑马时手臂灵活自由;下身宽松则易于骑乘;腰部作辫线细褶。其目的在于蒙古人骑乘时为保护内脏和腰背而形成的。可以增加腰部的支撑力,穿者在骑马射箭时更为舒适。它是中国古人在后部或两侧开衩的“缺胯袍”式样之后,赋予服饰机能性的又一种新形式。
所以说中国古人在制作服装的时候还是会考虑机能性更多一点哦。不像现代社会,服装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表达美观性。
珞甯壹号,定期更新。
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