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就要到2021年年底,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我是有些焦虑的,焦虑时间流逝太快、焦虑很多事情没做完;焦虑年初定的计划有些还没有开始;焦虑自己的时间总是不够用;焦虑……焦虑真是无处不在。
为此,我把本月计划进行了复盘,包括计划执行、读书感悟、刻意思考、……
计划减少使用手机时间
自从群友分享过查询手机屏幕使用时间后,我开始刻意关注,并在每天临睡前查询一下使用了多少时间,在当天的反思中,会反省哪些时间是不需要被手机占用的、哪些事项可以减少手机使用时间、可以把刷手机的时间用来做些什么(虽然我很少刷短视频,只是偶尔看看)?
自从有了这种意识,首先从卫生间开始,进入时不带手机。卫生间里常年放置着《读者》,一看日期居然是2020年的,很多内容还没有看过,把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很快一本杂志看完了,有些文章给我的感触还挺多。
其次,在家的时间定时开网,一般上午9:00-12:00,下午1:30-4:30不开网络,需要用网的事情暂时靠后安排,这样一来,控制住一些不必要用手机的机会,也减少了刷手机时间。周六日不关网络时,我会选择把手机放置在离自己有一定距离、不方便拿取的地方。
不用被手机牵制的时间,可以做家务、看书、思考等等,就这一点就让我多了不少时间。
计划开始整理家
每个人都有限制性思维,我也一样,提起某件事情,不想做就会给自己找借口-我不擅长,久而久之,就用这样的借口说服了自己,我果然对这件事情不在行。
月初时,写字群里的可可妈分享了几张家里的图片,看过后不由感叹,原来家里可以收拾成这样啊!
我也想要那样舒适温馨的家,于是在月初就下定决心,在2022年春节前,要让家里大变样,虽然不可能变成可可妈的家那样,起码比现在强很多,心动不如行动,马上开始。
断舍离是必不可少的,把这几年看过的书,不准备再看的,整理出来买到多抓鱼;把不准备穿的衣服捐了;不用的东西该扔扔,该卖卖,就这样,一个月下来,不知扔掉了多少东西。
家里有了空余空间,我和老公就开始商量下一步行动,畅想未来整理出来的家会变成什么样,这成了一种乐趣。
你看,以前我就觉得自己不擅长整理家,通过这个月的实践,我爱上了这种感觉,花点力气让家变得更舒适,何乐而不为呢?
读书感悟
本月读书10本,《红楼梦》是必读的,前80回伴着蒋勋老师的音频已经读完,后40回,蒋勋老师讲解得很短,我也没有在上面花费过多的时间。本月前20多天,一直在看其他书,直到27日才开始读《红楼梦》,三天时间读完了20回。
读书已经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哪怕再忙,也要在临睡前读一会儿,然后心满意足地入睡。
每读完一本书,都会和作者进行一次交流,有些交流深,有些一略而过。读《鼠疫》时,不光感受到了疫情的严重,也会感受到人性的温暖;读《小二黑结婚》这样的作品,可以了解赵树理笔下的那个年代;读《啼笑因缘》,可以感受鸳鸯蝴蝶派代表张恨水先生的魅力;读《张明楷刑法学讲义》可以让生活中多些法律常识;读小说可以体验不同的生活……
刻意思考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的信息接收也越来越全面,做饭时听书、散步锻炼时听课、做家务时,也忘不了学习,就这样,时间被占的满满当当,没有一丝空闲,以为这样就是高效率的生活,以为这就是紧跟时代,以为这样就不会被社会淘汰,殊不知,我们已经远离了思考。
读《绞河镇的最后一夜》时,作者曾说,这部小说构思了20年,最后快完成时,还一直在纠结如何开头、如何引入、如何把故事讲的生动有趣,最终才成就了这部优秀作品。
可是我们的生活呢?貌似忙碌、貌似一直在学习,不肯停下学习的脚步,可是,这真的是对的吗?没有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学过的课程,听过的书,什么时候才能慢慢消化吸收为自己所有,这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刻意让学习慢下来,让听书减少,让耳朵静静,让思考增加,突然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本月约朋友三次,每一次都有收获。
一次骑行,享受初冬阳光;拍摄雪景,感受雪与景的融合;两次东山看雪爬山,缓解压力,享受一个人的时光;跑步11次保持身材;创新美食,感受生活的美好……
生活中不断地创造惊喜,始终生活在愉悦中,是自己给自己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