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荧屏上,83版的《西游记》已经成为了经典,当我再一次认真看完『真假美猴王』这一集的时候,我却有了自己的一点见解。
一
许多人看完真假美猴王,都会觉得假的孙悟空也就是所谓的六耳猕猴是存在的,也是它出来捣乱的,乘着悟空和唐僧闹矛盾,尤其到悟空打死那几个强盗的时候,唐僧念经超度强盗的亡灵:拜惟好汉,我以好话,二等不听,却遭行者,棍子伤身。你到森罗殿下兴词,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性。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这时候,孙悟空和唐僧的日常积累的小矛盾已经达到了顶点。唐僧为了惩罚悟空,开始念紧箍咒,孙悟空忍无可忍,一气之下跑回了花果山称王称霸。这就给了六耳猕猴机会,打伤唐僧,抢走包袱。出现了两个孙悟空,两个如意金箍棒,照妖镜也分辨不出哪个是真是假,在阎王爷那,谛听却是知道了两个人的身份,但他有怕什么,也不敢明说,所以两个美猴王又闹到了如来那里,才化解了这一危机。
其实,我觉得这一集的关键点在于如来听到两只美猴王大打出手,互相争斗的时候,说的一番话: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他二心来斗!这里的二心应该是善恶之心,正邪之心,是非之心,曲直黑白之心。所以,我觉得那一个六耳猕猴其实是如来造的一只孙悟空。毕竟,从孙悟空大闹天宫一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西天取经的路上,还是有些放肆,和唐僧闹矛盾,目中无人。尽管在五行山下被压了五百年,但他还是不服管教,随心所欲。当唐僧和悟空的一切矛盾升级成一场无法逃避的反目的时候,如来就觉得机会来了,是时候让搓搓孙悟空的锐气。其实对于造一个孙悟空并不难,而且,如来和孙悟空的师父菩提老祖也是混鲲的弟子,相传如来和菩提两人也有矛盾,自从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以后,菩提为了避免惹火烧身,所以一直隐身,不在露面。
言归正传,如来造的六耳猕猴完全和孙悟空拼个半斤八两,谁也不落下风,而且,六耳猕猴还能预知未来,那么为啥还要自寻死路呢,其实就是如来的一出戏。曾经无法无天的齐天大圣,谁都不是对手,还练就了火眼金睛和72遍,六界都敬三分,却在五百年后,遇到了一个对手,令悟空也无可奈何,其实这一切旨在给孙悟空上了一堂人生哲理课,五百年后,你孙悟空不再是那个上天遁地,无所不能的齐天大圣了,你应该明白,如果你继续闹腾,终会有人取代你去西天取经,而你也终究不过是花果山的猴大王,除此之外,你没有什么本事。这是为了告诫孙悟空,踏踏实实,听领导的话,不然有你好果子。
其二,吴承恩写西游记也是贴近现实生活,反映人间的善恶美丑。而这里也突出了西游记的主题,善恶分明。善恶只在一念之间,这也告诫孙悟空切大开杀戒,心存善念。一切的导火索就是由于孙悟空还没唐僧的那种善恶分明,就觉得坏人就得死,才把强盗打死,造成后面的局面。其实,到最后,孙悟空把六耳猕猴打死,如来也没多大怪罪,就是因为如来教育孙悟空的目的达到了,就是一心一意一天取经,和唐僧之间要互相信任。同时,也给了唐僧很多感悟,不再觉得孙悟空的所作所为就是肆无忌惮,也通过这一次经历,让师徒之间的关系更加默契,也让孙悟空死心塌地跟唐僧西天取经,修成正果。
二
我也看过另外一个解释,就是不存在六耳猕猴,另一个孙悟空是自己的猴毛变的,为的就是教训那个“泼秃”唐僧,让他明白,没有孙悟空的帮助,他的取经路举步维艰。而在照妖镜和生死簿上都查不到假孙悟空的身份,就是孙悟空搞得鬼,即便谛听知道了他们身份,也没敢说出,就是怕得罪了大圣。当观音想出让唐僧念紧箍咒的方法是,真假美猴王就都飞走了,说明孙悟空不想暴露身份。在如来那里,孙悟空早已知道如来会看破他的伎俩,所以假的美猴王逃走,结果如来将计就计,演了一出真假美猴王的戏,随后,孙悟空怕暴露,赶紧打死了自己的假身,而如来也没过多责怪,只是告诫他,要明辨是非善恶,佛法无边。而这,也让唐僧更加信任孙悟空,让他们的取经路少了很多坎坷和磨难。
不管真假美猴王到底是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传递的一个信息就是,善恶分明,佛法无边,这也符合西游记对现实生活的贴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