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人一直到20岁 , 仍然难以摆脱父母所给予的既定条件,成为真正独立的个体。
朋友圈里很多高中同学,现在都已留学国外,散布于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很多国家。有时会发些美美的风景片建筑片,还有各种露天烧烤和大排档的日常。说不羡慕是假的,都是同样青春活泼好动的年纪,都是同样在高中的时候坐在一间教室内的同学,人家都已经在国外生活了,我却连飞机都没有坐过一次。
高中的时候,因为学习比他们好点,从来没觉得羡慕过他们,反倒是他们经常被各种题目弄的愁眉苦脸,课间跑来向我来借作业“参考”,我那时候,就羡慕学习好的,你长得再漂亮,家庭条件再好我是不在乎的,那又有什么,就像老师常说的“那只是你父母的能力,和你没有多大关系。”可现在我才觉得家庭条件也是个人很重要的资本,尤其是在离开生活重心只有学习成绩的高中之后。
我成绩比他们好,好也不过高考多个100来分,我去了个年学费4000的普通一本院校,他们去了年学费4万的985高校中外合资。而大学期间的我们,都想着去看世界丰富体验的我们,现实就是我没有资本和条件买自己喜欢很多年的球员的一张比赛的入场券,他们已经在美国现场看过NBA。
我要说的不仅仅是钱所带来的差异,这太表象化,钱的差异所产生的后续一系列的影响才是日常生活之所困。
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初中时候,暑假里天天骑车去上辅导班,开学后,同学们都问我,你怎么黑了这么多啊,不涂防晒霜的吗,我妈每次出门都还让我带着个呢。我很委屈,我的妈妈为什么想不到给我涂啊,我回家质问妈妈为什么不给我买防晒霜,却看到他晒得黝黑的胳膊,顿时哑口无言。其实我家并不是买不起一管防晒霜,而是妈妈就是那样勤俭的人,她觉得没必要买防晒,那不是生活必需品,所以没错,我从小到大,几乎就没见妈妈用过各种水和乳,这都是我从别人那里听来才知道的护肤品。我丝毫不怀疑妈妈对我的爱会比那些知道给女儿涂防晒的妈妈少,但我的妈妈,只不过是真的做不到那样。
高中的时候班里订歌唱比赛的演出服,女生一套演出裙200多,我回家问父母要钱,到现在都记得饭桌上他们一直在说,“就能穿这一次的裙子还订这么贵的...就是浪费啊...给你买了这么贵的裙子得好好学习知道吧...”我心里很难受,那时候真希望家里特别有钱,不用问父母要一些额外开支时那么难,还要腆着脸说“其实那料子不错的,以后不行也能当抹布啊”。第二天交钱时,我和很多同学们一样,打闹嬉笑着轻松地交上了,可只有我知道昨晚的不轻松。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我的这种体验,现在的这个年纪的你们又会怎样看待家庭条件的差异。当然,人与人之比永远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相较于大学里还要省吃俭用额外打工挣生活费的同学,已是强了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