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事情总是很迂回,明明最想画的是油画,却在几年间把水彩、水粉、国画、板绘都尝试个遍才想起还是画自己最中意的画种吧,当然也是因为油画实在画起来太麻烦,要支个架子,买很多大大小小的画布,专门的调色板,还有调和油洗笔液什么的,而且一般松节油什么的都有味道甚至有毒,实在不太适合在家里摆弄,不过最近放暑假儿子回了老家,家里就俩人,所以趁机摆起来。
还是专门学了下怎么调色,这个很重要,以前就是瞎胡闹,现在终于对色彩的冷暖、明暗,饱和度有了清醒的认识,如果在电脑或是ipad上调整色彩是很容易的,变亮变暗,变灰变纯,变冷变暖,只要拖一下调色盘上的进度条就可以轻松做到,但是在实际的颜料调色就有点麻烦,所以对于油画来说写生是第一步,调出要描绘的物体的颜色并且跟周围物体相对比来调整达到整体的和谐。
当然掌握了油画调色技巧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果是写实,还要把素描学学好,耐着性子一步步来应该会画的不错,然而写实油画已经是西方艺术一两百年前的东西,后来的印象派,后印象派,立体派,野兽派,及至当代艺术早已经不再重视写实,甚至西方艺术院校架上绘画也岌岌可危,装置、影像、雕塑、行为艺术这些才是最前沿的,记得几年前去德国慕尼黑出差的时候去那边的新美术馆,里面全是莫名其妙的装置艺术,几个破扫把布条铁丝摆成的图案什么的,循环播放的奇怪影像,没有一件常规绘画作品,那个时候对当代艺术没有一点了解,解释都是德文的,所以更看不懂。
反正做不了艺术家,所以画什么都无所谓,只要自己高兴就好,我们才是大众。我经常在想,互联网让这些绘画技术不再遥不可及,所以任何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尝试,绘画以后就跟十字绣、编织一样作为一种手工活,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和慰藉,当然也可以产生价值,类似于手工艺术品的价值,可以用来装饰和欣赏。至于挂在美术馆里的画作,像现在比较前沿的世界上的画家弗洛伊德、多伊格之类的未必就能被大众所接受,这些画作更多为了传达某些思考,不再以审美为标准,甚至会让人觉得很丑或是不可思议,离大众太过遥远,是给艺术圈里的人收藏的。然而那些在商业上极为成功的艺术家像安迪沃霍尔,村上隆又是能精准把握大众的喜好并跟商业完美结合,创造出很多商业神话,大众需要得是那些能消费的艺术,一眼能看懂并且又会产生消费愉悦。所以一个消费社会也很像镜子的两面,一面是浮华,一面是思考,有人负责制造浮华,有人负责进行思考,更多的人在消费浮华和消费思考。
又说了很多废话,还是贴几张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