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人生百味——《古诗词三首》
古代文人喜欢用诗词来记录自己的生活,所以诗词中蕴含着他们生活的酸甜苦辣。其实,诗词又何止仅仅是记录生活的工具呢?有时,它是文人仕途失意时精神上的“救命稻草”,有时,它是文人仕途上的“绊脚石”。
一、当孟浩然见到唐玄宗
当诗人孟浩然见到皇帝唐玄宗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他能否博得唐玄宗的欢心,为自己谋得一官半职,从此走上仕途呢?
唐末的文言逸事小说集《唐摭言》中曾记载孟浩然见到唐玄宗的趣事:王维住在宫里等待唐玄宗传诏,一到早晨,唐玄宗就召见王维商量吟诗作赋。一天,唐玄宗来到王维的住所,当时来探望王维的孟浩然听说皇上来了吓得立马躲到床底下去了,王维不敢隐瞒这件事情,就把实情禀告了唐玄宗。唐玄宗高兴地说:“我听说过这个人。”于是就召见孟浩然,并问他:“你作了什么诗,可否给朕诵读一首?”孟浩然就吟诵出自作的《岁暮归南山》,当他诵到“不才名主弃,多病故人疏”这句诗时,唐玄宗打断了他,生气地问道:“我不曾抛弃你,是你不求上进,没有向我求官,为什么反而污蔑我?”于是唐玄宗就将孟浩然打发回南山,孟浩然终身没有做官。
《新唐书》中没有记载这个故事,因此有人认为它只是传说,未必真实发生过。对于这个故事,后人也有许多有趣的评论。
有人说,一介布衣孟浩然能够进入皇宫,还当着唐玄宗的面说出令他生气的话,最后只是放归南山而没有治罪,这说明唐玄宗是多么宽容仁慈的君主呀!
有人说,王维私自邀请孟浩然来到皇宫,当唐玄宗见到孟浩然时不但没有治他的罪,还邀请他诵诗,这真是千载难逢的雅事。
有人说,如果王维真心推荐孟浩然做官,就应该力荐孟浩然的优点以消减唐玄宗的怒气。而王维之所以没有这么做,是因为担心孟浩然的才能超过自己。
历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无法知道,但孟浩然确实一生没做官。在仕途受挫后,孟浩然转向诗意的大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净化心灵,创作出许多意境恬淡的山水田园诗,在诗歌的世界里为自己赢得了一片天地。
二、被诗左右命运的诗人
我国自古特别看重书香门第、诗书传家,读书是大多数人进入仕途、施展才华的唯一途径。然而,倘若认为一个人只要读书好、诗词文章上有过人才华就能官运亨通,那可是一种误读。
不甘当御用文人的李白
李白被人誉为“诗仙”,所谓“李白斗酒诗百篇”,也的确如此,李白的好诗都是在微醉状态下的狂放与大胆想象。这种微醉作诗成就了李白,也放逐了李白,使李白与仕途无缘。一个爱喝小酒、天天喝醉的诗人或许是一个好诗人,但登堂拜相就难了。
天宝元年,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推荐下,唐玄宗见到了李白的诗,他十分赏识李白的才华,召李白进宫。玄宗亲自迎接,还询问李白一些当世事务,对他十分看重,最终让李白在翰林院任职。自觉有经世之才的李白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权力,他在皇宫之中成了一件装饰品,给皇上写诗文、逗皇上开心。唐玄宗每有娱乐宴请,就让李白作诗,无非想用李白的诗作来助兴,装点大唐的花团锦簇。受到唐玄宗宠幸的李白,引起同僚强烈的嫉妒之心。
743年,李白42岁。那年暮春,牡丹花开得十分艳丽,唐玄宗与杨贵妃兴致勃勃地观赏牡丹,李白奉诏创作出流传千古的《清平调》,对杨贵妃的美貌极尽夸赞。虽然诗写得很成功,但御用文人的生活令他感到厌烦,他开始和贺知章等人纵酒寻乐。有一次,李白在醉酒时起草诏书,还让受唐玄宗宠爱的宦官高力士给他脱靴,引起高的不满,后来高力士和宫中人在唐玄宗面前说李白的坏话,唐玄宗受到迷惑,渐渐疏远了李白。也有人说,李白酒后泄露了宫中秘密,引起唐玄宗不满,后来,唐玄宗将李白逐出长安。
因文获罪的才子王勃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他的代表作《滕王阁序》,既有“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的气势,也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好,是响当当的千古名篇。这是王勃25岁时写下的雄文,可谓才华横溢,照亮了初唐的文坛。
对于王勃,甚至不能用年少成名来形容他,因为他很小的时候就被称为“神童”。14岁时,王勃就被举荐并授予官职;16岁那年,王勃被一位王爷召去修撰文章,很受器重。然而,一帆风顺的人生之路,让王勃轻视了官场的黑暗。他18岁那年,由于全国盛行斗鸡,他在观看王爷斗鸡时,凑趣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声讨英王的鸡”,这惹得唐高宗大怒,认为他不但不劝谏王爷斗鸡,反而写文捧场,于是下令把他逐出王府。
离开王府后,王勃去四川旅行。他放浪山水之间,在诗文上获得更大的进步,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后来他又被启用为官,但他恃才傲物的性格没有改变,加上因为才华高而招妒,与同僚关系紧张。后来因为杀了一名犯罪的官奴,王勃被人抓住把柄险些丧命,还连累他的父亲被贬官。此后,王勃心灰意懒,放弃仕途,回家著述。在他27岁去探望父亲的途中,不幸溺水而亡,一代才子的命运令后人感叹不已。
三、科举考试,苏轼敢“造假”?
20岁时,苏轼与弟弟苏辙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一起考中进士,从此名声大振。苏轼在考场上写了一篇名为《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听说在这篇文章背后,流传着两个有趣的故事。
当时,科举考试的主考官是文学界的泰斗欧阳修。当他看到苏轼的考场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时深表喜爱。但是由于考卷是匿名的,欧阳修也不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他猜想:这么好的文笔,大概出自我的门徒曾巩吧?为了避嫌,他不敢给自己的徒弟第一名的成绩,于是定为第二名,第一名给了名为章衡的福建考生。揭榜后,考中的学生来拜谢主考官,欧阳修这才发现原来第二名不是曾巩,而是一位名为苏轼的四川考生。欧阳修对好友梅尧臣赞叹道:“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因为欧阳修的这次误会,苏轼的大名很快传遍天下,人人都佩服这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大才子,成语“出人头地”也因欧阳修的这番话而诞生了。
欧阳修见到苏轼时,虚心地向他请教《刑赏忠厚之至论》中的一个典故。这个典故说,面对同一个罪犯,严格执法的皋陶三次判他死刑,而敬慎宽厚的尧三次改判原谅他。欧阳修没有听说过这个典故,害怕贸然扣分会显得自己孤陋寡闻,于是就手下留情了。当他请教苏轼典故的出处时,苏轼却笑着说“想当然耳”,意思是说,这是他编造出来的。
其实,这虽说是“编造”的典故,但也并非完全没有根据。苏轼读书十分灵活,善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当阅读《三国志·孔融传》时,他想到曹操把袁绍儿子袁熙的老婆赐给曹丕时,孔融就对曹操说:“当年武王伐纣后,周武王也把纣王的宠妃妲己赐给周公。”饱读诗书的曹操却没有听过这个典故,就向孔融询问典故的出处。孔融说:“按照今天发生的情况,我想周武王也会这么做。”原来这个典故也是孔融编出来的。苏轼的意思是说,敬慎宽厚的宋仁宗会赦免罪犯,让他们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要是放在尧帝时期,尧也会做出同样的事情,因为他们都是同样宽容贤德的明君。苏轼读书时善于思考并且能联系历史活学活用,大文豪的名头可不是白来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