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晨读内容《落差,如何化解我们内心的失望》,里面提到一个“放慢思考”的方法,这点上我的朋友郑先生堪称典范!
郑先生是台湾人,来大陆工作、生活二十几年了。在台湾念东海大学建筑设计专业时,歌手童安格正是他的学长,也是他的情敌,他的初恋女友正是前者没追上的一位女插画师。以他的成绩读完研究所到美国读博是没问题的,成绩相当的同学事实上也都去美国了。他却独自开始创业,开了自己的设计所。四年后,他的事业到达顶峰,当时台湾正处在“亚洲四小龙”鼎盛时期,房地产也如我们大陆如今的北上广一样火爆,当然赚得钵满金满!而他的那些同学们呢!除了一张文凭,一切才刚要开始。
郑先生致胜的利器就是放慢思考。正像他说的那样,他并不是学管理出身、也不懂许多的专业技能,却能在台湾经济放缓,房地产遇冷的瓶颈中顺利转型到大陆做了近二十年的职业经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务虚”的能力,那种以退为进、以慢驭快的思考力。他常常说“要把握时代发展的脉动”,做事要多看看未来会怎样,而不是现在会怎样。所以,大家都忙的时候他常常很“闲”。郑先生有一双儿女随亲在上海读书。如今,读书择校一直是困扰家长的难题,郑先生的太太也绕不开。而郑先生就不同意,认为没必要大费遭折。儿子考大学时想去港大。他问“为什么要去读港大呢?”儿子说“现在港大很热啊!排名上去了,想去的很多!”郑先生笑笑“港大再好也不过是一所亚洲大学,说到底不能跟美国常春藤比的。念完了还得转到常春藤去读研究所。这笔投入不值得!将来最终的事业还是要回到上海,在上海读大学日后回来,这里的同学是人脉资源,但是读了港大这方面就归零。”他儿子最后选了财大。
郑先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得益于他视野开阔。他常说人生中只有一、两件是要紧的,其他都不重要。因而,他看待问题总是着眼于未来,把所有目前的问题放在未来的结果来考虑量。拿女儿的学习来说,用郑先生的话说就是“学习很烂”!不过,他本人倒是从未焦虑过,他总说跟得上就好,人生又不只是念书。所以,女儿中考考砸了,他只是惊诧于巨大的成绩落差,并没有过分责备,相反去了解内在的原因----考前有个男孩一直在追求女儿,令其不胜其扰。考大学时,但是,照郑先生的想法,女儿上个好职业院校就很好,但也尊重女儿随大流的志愿读了法律,当然大学念得也一般--------上海对外经贸。去年,情形逆转,美国纽约第一届来经贸招研究生,还在读大二的小姑娘去报名面试,居然通过了,首届招生学费减半,读两年回来还可完成本科毕业论,四年拿下本科、硕士。郑先生说女儿在纽约来电说她英文没有障碍,在那里很适应,比许多原来的学霸同学学得轻松、有信心!连正服兵役的儿子都羡慕妹妹捷足先登了。“慢养”孩子,静待花开,是不是也算一种“深度想象。”
“慢生活,赢人生”。前年,只有五十出头的郑先生就退休了,在上海时就是会朋友喝茶、按摩、走路锻炼、骑着单车到处溜达。外出常常带着太太祖国各地、世界各地自助游,住民宿多则俩三月、少则十来天,实在是令人羡慕的有闲有钱有情趣的生活!这得说说郑先生那种联通左右的能力。左脑帮助他理性分析判断,积累物质财富,近二十年前刚到上海,他就发现房价不高,抓住时机购房,这些年来几进几出,现在留在手里的都是市中心优质地段的优质楼盘,足以让其高枕无忧!其中一套别墅享有永久产权!右脑帮他艺术地生活,创造精神财富。郑先生所有的房子都是自己设计的,造价不高,但绝对有品位。当然,这样的幸运之人也并不全是好运气。前几年,其所在上海公司撤回台湾总部,如果不回去就暂时待岗。但孩子都在这边读书怎么走得了,这种职位、这种年龄的人又不是随便找个工作可以对付。那段时间,他很郁闷,跟我先生学了一段时间画画,说白了就是左右脑的沟通、平衡。
”两个人在绕场赛跑,你猛不丁进去会搞不清哪个是先、哪个为后“?郑先生调侃的这句话,我总是百般玩味。谁敢说我们现在急吼吼的跟着大部队、火烧火燎的赶路日后回头不会因为做了无用之功而后悔呢?快慢是相对的,时间老人会给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