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与教书
领了几张免费票,竟然是琴台的,还是京剧,京剧《光之谷》,一看就知道是歌唱主旋律,展现武汉风采的剧目。但我仍然好奇他怎样创新!谈起京剧言必谈贵妃醉酒、霸王别姬、三岔口啊玉堂春啊,一台戏从乾隆爷开始唱到现在。说起这个,我想起一部科幻小说,写一个人穿越到未来,发现眼前一切发生巨变,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成了生活必须工具,他感到无所适从,最后他来到一所学校,看到老师还在拿着一本书和一只粉笔在讲课,授课内容还是他上学的内容,穿越者大喜,对,我还可以做老师。是啊,京剧和老师,从古到今是最遵守传统的/得意像遵守宗教教义一样的遵守传统。课本教材改了又改,还是那几篇,京剧也曾似乎有创新,汪大师(汪曾祺)也参与写成《沙家浜》,也塑造了阿庆嫂等深入人心的角色,可是总还是少了点什么,少点什么呢?说不清,是不是京剧必须要选才久远,才能受追捧……就好像语文必学《诗经》不学诗,无以言。世世代代的人拿着铲子在祖宗留给我们的自留地里刨,渴望挖着金矿,确实有人挖的金矿,但更多人是人云亦云,无所建树!京剧和老师都是几代人共饮一杯水。
演出开始啦!以前的锣鼓铙钹胡琴变成了电[em]e400233[/em],声光电多媒体技术全用上了,展现地铁二号线的忙碌,光谷人的紧张工作用集体舞,有现代舞的元素,对白中又增添话剧元素,偶尔会有京剧唱腔和唱念做打的招式,如果说是京剧的话,还不如说是剧中融合京剧元素!但不管怎么说,京剧终于开始创新了,它敢取材光谷,勇气可嘉!有态度,有胆量!其实想想梅兰芳当时也是对京剧进行学习并改革的,他每天剧院唱的京剧在当时也应该属于流行音乐啊!所以京剧和所有传统艺术不该端着,端着端着就放在博物馆里贡上了!
每每看到文慧通的各种营销形式,什么签到到赚积分啊,兑券抢票啦!传统文化的推广方式也是和时代接轨的,最主要的是用低票价和新的推广方式让更多年轻人走进来,坐下来,看进去,爱上它,我觉得这种吸引人走进艺术的方式还是可以为教育所借鉴的!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内驱力,教育的内驱力在哪里?推动教育前进的动力在哪里?这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