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电视剧到小说,再从小说回到电视剧,中间我曾一度想弃剧。
上一部完整追过的国产电视剧,大概是一年前的《琅琊榜》。之后红火过一阵子的《欢乐颂》,在一口气读完小说之后,便放之一边了,而且相比之下,从书的角度来说,阿耐的《欢乐颂》,还是比不上她的《大江东去》与《民企江湖》。
至于丁墨,尽管携着《琅琊榜》的名头,同班影视剧公司出品了一部丁墨的《他来了,请闭眼》,而且还有王凯与张鲁一的参演,但或许是主演霍建华太爱耍帅,小说的豆瓣评分也不高,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小说都没有引起我去看一看的兴趣。
一年之后,《如果蜗牛有爱情》来了,一看这个名字,就觉得是要被拍烂了的网剧的节奏,但干净的冷色调背景里,王凯与王子文点着淡淡小火花的眼神对视,让我不由想点开看一下。这个一下,就一口气看了六集。
王凯一如既往的帅,王子文则一改曲筱绡的张牙舞爪,而变得冷淡,高智商,拒人于千里之外但又有内心的善良,俩人有戏。迭次出现的配角,赵寒、姚檬,也各有性格,有趣。电视的拍摄也算得上的大手笔,画面也很有质感,节奏也不算太拖沓,可以看到剧组的用心。虽然,开始的几集,还是觉得有一点点故弄玄虚,时不时会担心小说的底子会不足以撑起电视剧里的铺垫。但毕竟,走心的作品,一定会吸引人,所以,我一下子,就看进去了。
可惜,《蜗牛》的更新,真的跟蜗牛相似,一周两三集,一集30分钟,着实衬不上那些抓人心的剧情发展,所以,我只好找来小说先过过瘾了。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小说都是比电视剧精彩的。但是,这部电视剧的小说本子,却让我时不时想扔到一边。要文笔没文笔,要结构没结构,至于人物的塑造,季白真是沾了王凯的光。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案情的设置,一环扣一环,一次又一次让人出乎意料,确实很精彩。可惜,情节的精彩,完全无法掩盖文学上的略势,对于我这种对作者文字或才情要求比较高的读者来说,完全是出于从一而终的习惯,才终于读完的。
一边读着,我就一边想着,看来,这部难得有些兴趣的电视剧,也得放弃了。一来悬疑类的故事,本来就不适合被剧透;二来,小说里那种套路化的写作和人物形象塑造,一点点瓦解了电视剧里搭建出来的节奏和人物给我的好感。随后看的两集,果然有些观不知味。
2 可是,电视剧依然有惊喜。我决定,继续追下去。
得益于电视剧不算长的剧集时长,当个背景又放了两集之后,我竟然发现了惊喜,我决定,这部剧,还是要继续追下去。
惊喜在于,就算被小说剧透,就算情绪被小说分解的支离破碎,电视剧却在一个不那么好的底子上,将小说删繁去简,将人物重点突出,生生抓住了小说的精髓,而将故事编织的更加精彩,让人物也有了血肉,甚至,它完全改变了小说的精神面貌。
让人物更精彩,当然少不了演员的演绎。王凯依旧很养眼,那些正气凌然,那些黯然伤神,那些一本正经下又有颗七巧玲珑心,都表现的很生动得体,不枉他那些年的努力,和这些年的名头。至于王子文,还是之前的曲筱绡显得惊艳,但这里的许栩,她也演得栩栩如生。具体不用多说,他们给季白和许栩带来了新的生命。
电视剧最突出的是改编。我完全可以把电视剧里的季白、许栩他们的故事看做正文,而小说当做番外、小言。电视剧改变了小说的风貌,让甜腻腻的言情有了正剧的风采,让诡异莫测的案件有了一定现实的基础。虽然电视剧里的几次大规模围剿和人民警察的从天而降让我觉得特别不真实。插播一句,如果真想看案情,还不如去看夜行者徐浪写的那些故事。
电视剧还把小说里单线的毫无关联的案件糅合到了一起,而且还给出场人物增加了彼此的联系,当然,相应的,也删去了大量的人物与情节。比如,将叶家旧事与当前案件,还有人贩以及缅甸毒品,无缝糅合到了一起,可以说,给之添加了一个更宏大的框架和时间跨度与历史渊源,至于能不能说的圆,单看编剧能力是否能做到这一点,这部电视剧,我就想继续看下去。
相应的,人物的关系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比如,将小说里许栩哥哥和叶梓夕的爱情转化成了季白和叶梓夕的兄妹情,而许栩哥哥和叶家的纨绔公子叶梓骁根本没有出现;赵晨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刑警,他也没有娶一个无关紧要的姑娘;姚檬也不是许栩的同专业与竞争者,而是一文一舞,相映成趣。至于小说里最后一个以姚檬为主线的案件则根本没有出现。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电视剧就是披着小说里的人物的名字让他们演绎一个更宏大的故事。故事里的很多细节相同,但同时又能生出新的波澜,比如叶梓夕的死亡究竟谁是凶手,电视剧又给添了波折,这个情节让我觉得故事并不都是已知;还有,噜哥的身份没有变,但着重塑造了一下她是怎样的穷凶极恶,那些血淋漓的场面还真让人无法直视,可噜哥的形象活了,虽然对于姚檬和赵晨的战斗力的开挂也忍不住要吐槽。但这些变化,都让电视剧多了些吸引力。
所以,编剧用心,制作也算精致,画面也还干净舒服,情节也没有太多拖泥带水,再加上并不长的单剧时间,以及并不长的剧集数目,都让我决定,不妨看下去。看看编剧能把一个底子不那么好的小说提升到一个怎样的程度。对了,剧集里番外似的小广告,也不让人反感。
还有三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