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一点思考
一花一天堂,一树一天地,一沙一城堡。就像高晓松对自己女儿说的,我知道你是带着剧本来的。每一个孩童都有自己的特质、长处和优势,我们愿意如此承认。可我们却也痛苦地发现,在学业发展信念的导向下,为人父母或为老师的,都不得不逼着孩童放下自己的天性、爱好、想法或是追逐梦想的勇气。针对教育的这一困境,《最棒的学校》的作者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开始强调另一种教育观念——人类发展信念。借此,他期待人之为人、孩童之为孩童的价值可以被看到、被了解、被重视。
教育究竟是什么,我难以下定义,但我愿意先说说我认为教育不是什么。教育不是把孩子物化以变成标准化测试的机器。
屡屡听闻孩子因为考试压力太大而自杀。前几天,一个九岁女童自杀的消息传遍朋友圈,自杀群体愈来愈趋向低龄化。那个女孩留下的遗言是“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总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内心真是太脆弱了,哪像我们当年。但当我们身为成人真的去同理一个九岁女孩的内心世界,想象她遭遇怎样的绝望,又怎样渴望来自亲人的一点肯定、安慰和鼓励。教育不应当把标准化测试作为唯一评量和上升通道,因为它试图以一样的标准要求所有人,可是人不是各有各的特质吗?每个孩童都是如此独一无二,却不得不被分数定义。体制当前,有苦难言,唯有劝做父母的,重思教育,别被环境带着走。
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讲到一个有阅读和写作困难的男孩,每门成绩都无法及格以至于被劝退,他被父母送往一个纪律严苛的寄宿学校。在与家人的分离、老师的辱骂与惩罚与对自己深深的羞愧中,他从一个活泼天真的男孩变得越来越寡言、沉默、呆滞以至于抑郁。这很像学龄前的孩子与读了两三年学校的学生的差别,可他们仍然是一个孩子啊,身为一个孩子,他有无尽的想象力,他有玩耍的热情,有他自己的学习方式。
在沉闷的教科书和循环往复的考试中,许多的学生也许成为学业测评中的佼佼者,却丝毫不了解生活的真实模样。这也是我想表达的其次一点,教育不是脱离真实生活和真实情感的知识灌输。
我记得中学时代语文老师曾对我说,作文是戴着镣铐的舞蹈,听完我觉得很伤感。我知道老师也不愿意如此埋没我们的想象力,却也必须这样告诉我们,以免我们的作文有个不好的分数。老师会交给我们开头结尾如何如何,中间如何如何,如此这般。我看过一些作文培训机构教出来的学生作文,或千篇一律,学生被一步一步扼着咽喉写作文,走在老师设定好的模式里。作文从模仿开始原是不错的,但全然一个标准,一个思路,却觉得寒碜了。
论语说不愤不启,不启不发。也许老师要做的不该是如此这般那般的说教,这个作文该怎么怎么写,而是先问问孩子们自己的想法。《地球上的星星》中,阿米尔汗扮演的美术老师是个异类,他请孩子们自由的想象,画自己所想,并带孩子们真正走进自然。如果没有对自然亲身的体会,我又怎能说出造物之美呢,那不是虚情假意么?真正感人的文字,首先在一个“真”字。而真正有效的教育,是引导孩子去表达真我,活出真我。
我知道我所说的是一个恶性循环。在学业发展信念控制的学校中,孩子们也许根本没有时间去走入真实的生活,了解世界的模样,了解社会的运转,更别谈论去表达和回应丰富广阔的世界了。
教育应该是什么模样呢?我愿意说说我的期待,首先孩子应当是被尊重的,他是一个人。再者他的潜能可以得到开发,他内在的优点和长处可以被发现。就好像是丑小鸭,他本身就是一只小天鹅,你不能用鸡、鸭或是猫的标准去要求他。又或者是一棵柳树,你不能用一棵杨树的标准去要求他。《地球上的星星》中主人公小男孩是幸运的,他遇见了理解他鼓励他的老师,他的价值被人看见了。同是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有类似的主题,一个被父母逼着学工程的青年,内心对摄影无比热爱。四年的工程本科学习后,在朋友的鼓励下依然踏上了摄影之路,梦想终于被看见、被理解、被成全。
教育的目标是期待我们走向成功,而成功,不当是类似于标准化测试的竞争中把别人比下去;而是成为你自己,成为更好的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