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尝试帮身边单身的朋友牵线搭桥,发现不提任何要求而只说“合适就好”的,往往很难成功。
渐渐才明白,所谓“合适就好”,真实的意思是“不能有一点不合适”。也许当事人并未感觉到自己的挑剔,但事实证明,他们往往会因为莫须有的原因而排斥对方。比如没有感觉😄。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
这个世界上存在“完全合适”的两个人么?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只要想一想有时候我们有多讨厌自己就会明白,如果连自我都无法完全自洽,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又如何能得到完美的结合呢?
一旦度过了热恋期,开始长久私密的二人生活,双方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看不惯”,矛盾会出现,争执会发生。“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会有200次离婚的念头和50次掐死对方的想法。”这句话因此广为流传。
所以,企图寻找完全适合自己的另一半,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奢望。即使感觉找到了,也只是被热恋时的新鲜感冲昏了头脑,荷尔蒙一消退,开始面对真实的对方、真正的生活,立马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当初怎么瞎了眼呢?
在我看来,从新鲜到平淡的磨合期,是每一段婚姻都必须承受的。造成这种整个人生都被欺骗的懊悔感觉的原因,并非是客观的事实,而是幼稚的人生观。
结婚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也许在不少人看来,结婚是一个人生的节点。踏上婚礼殿堂、接受亲友祝福的那一刻,就意味着此生踏上了另一个境界。温馨、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在等待着自己。
这根本是无知的天真。生命中并没有任何所谓的节点,考上一所好大学不是,获得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不是,至于结婚,同样不是。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一旦...以后就可以...”的逻辑,这是孩童般的妄念。
婚后的生活,同样漫长而艰辛。从某些方面而言,它比童年时光、青春年华更加辛苦,因为它开始涉及到生命中真正沉重的主题了。它是另一段更加接近真相的旅程。
期望找到一个完美的王子公主,整日呵护你、关怀你、给你长久专一的爱与温暖,过完幸福的一生。这种奢望本身,与真相背道而驰。这注定会导致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人生灾难,理想与现实猛烈撞击,伴随巨大的轰鸣声,脆弱的心灵被震得粉碎。
那么,应当如何面对琐碎沉重的婚后生活?
并没有什么技术手册,可以改变人的生存状态。很多时候,真的需要从最底层的人生观入手,才能扭转乾坤。
所以,这里要荡开一笔,问个问题:你此生的目的和意义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不太适合就虚论虚地讨论。不妨举一个例子:
一些人去国外旅游,回国后就什么都看不惯,总觉得生在这里是遭罪,整日怒气冲冲、闷闷不乐。
相反,另一些人看到国外先进的地方,想的却是如何在自己国家打造同样的东西,这使得他忙碌而充实,寻得了人生的意义。
看似是行为的不同,其实是人生观的不同。前者认为,此生是为了享受而来,因此接受不了生活在状况较差的地方;后者认为,此生是为了体验而来,在创造的过程中体验世间沧桑,令他无比满足。
更极端的例子出现在佛典当中。六道轮回中的天道充满福报,是完全无忧无虑的日子,可菩萨们不愿居住其中,反而选择尝遍人间冷暖,普渡众生。更有名的是地藏王菩萨,居住在只有苦难的地狱之中,并发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
他们都是极端的体验主义者。
这些和婚姻有什么关系?
我说这些,表面上看来与婚姻完全无关。实则不然。
持“享乐”人生观的人,很难维持长久的幸福婚姻。
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以为这是一种不幸。当遇到更好的男人或女人时,他们会产生“如果当初和他在一起,也许会幸福得多”的贪念;而当这种贪无法得到满足,嗔恨之心骤起,表现为对别人的嫉妒、对身边人的不满和斥责。
持“体验”人生观的人则不同。
遇到婚姻中同样的问题,他们把这当成一种考验,一种提升自己修为的契机,他们甚至认为,人生最有价值之处恰在于此。
不经历愤怒,如何体悟安忍?
不经历固执,如何体悟换位?
不经历焦虑,如何体悟正念?
不经历失望,如何体悟精进?
不经历误解,如何体悟慈悲?
不经历年老色衰,如何体悟无常?
... ...
这样,婚姻中的困境,不但不再让人感到失望懊悔,反而成为极为宝贵的东西。这种亲密关系,帮助你体察在别处无法感知的自我缺陷。你的伴侣,成为帮助你丰富人生体验的菩萨。
元问题
真正难的,并不是去学习另一种人生观,而是扫除“我原来的人生观很好,为什么要改”的无明。这需要智慧的照见和个人的机缘,产生类似于“开窍”、“顿悟”的跨越。
然而这很难。就像是让沉醉于纵欲之乐的人,突然接受禁欲节制理念一样难。
如何让人从“享受”的人生观转变到“体验”的人生观呢?
是一切问题的根本,称之为“元问题”。可惜的是,解决任何领域元问题的方法,都存在于该领域之外。换句话说,人们无能为力,它不可言说。
所以,才会有如此多的机锋公案,才会有“道可道非常道”,才会有“手指指月,指非月”,才会有“佛祖拈花、迦叶微笑”。
真正能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永远只在自己心中。
婚姻是属于真正成年人的游戏。
所以按照武志红的说法,在巨婴的国度里,它才变成了爱情的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