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就想写一篇关于原生家庭的文章,但是迟迟没有动手,工作以后各方面体验更加现实和深刻,同时,因为这一段时间在举办单位集体的时候,听到了诸多老干部对于在藏工作的最深刻的体会,总结为一句话便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完终生献子孙”,突然一股深深的内疚感,对老一辈的西藏人来说可能是对父母、对儿女的亏欠,放在当下,放在每个平凡出身的孩子身上,何尝不是呢?
也许我们很多人年轻人会有这种体验:突然有的时候会非常抱怨或者愤恨为什么爸妈没有带给自己更好的生活、更优越的条件?自身在做出人生任何重大的决定时,特别是高考择校、婚姻择偶、工作择业为什么总是无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为什么生活中各种最大、最容易让自己受伤的压力总是来自于原生家庭?对于大多数普通人青年人来说,这种体验都是极其深切并深入骨髓的,很多时候也是非常无力的,伴随着整个青年时代,并可能影响自己的一生。
人是社会关系的综合,而这个社会是讲出身的,每个人都盼望着往上走,殊不知高处不胜寒,虽然在当下中国不存在阶级划分的概念,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社会阶层的分化已经越发明显,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规则和相应的门槛,一定程度上一个人生下来就已经依据父母所属的阶层而被固定下来,跨越阶层的成本和代价已经不是一代人能够承担的起的了。在我看来,人的一生有三个极其宝贵的财富,一是家庭出身、二是教育背景、三是从事工作。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家庭出身就已经决定了你所能受到的教育以及以后从事的工作,有些人一生下来人生就已经被决定了,就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家庭出身左右你的人生。
金钱财富往往是衡量一个家庭综合实力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信念,虽然自古以来做官思想影响深远,但从根本上来说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有钱能使鬼推磨”可以说是一句至理名言,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角度来讲:物质决定意识,家庭所拥有的金钱财富决定这个家庭的整体思想境界。当然,金钱财富的多少也是一个重要变量,最起码要保障衣食无忧并可持续,这是一个临界线。临界线以下的家庭总体处于思想境界受限并深陷于衣食住行的忙乱之中,为简单的生存而奔波;临界线附近的家庭属于社会中最为焦虑的层级,物质建设不可持续、精神建设缺乏空间;超越临界线的少数家庭,站在金字塔尖,从全世界的总体趋势来看,在不考虑政府的宏观调控的背景之下,所有的社会资源、财富和机会几乎在都向头部聚集。
很少有人能够打破环境影响的延续性,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一般都在是青年时期逐渐形成,而幼年时期、儿童时期是前奏和铺垫时期,恰恰最重要的是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的影响也是建立在家庭环境影响之上。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大之处便在于人是具备感情的有机生物,有喜、怒、哀、乐,有情绪波动,有感情需要,而最重要和最为真挚的便是家人之间的亲情,这既是枷锁也是动力,无法超越也没有办法轻易摆脱,就好像印在每个人的脑海中,你用不用它都在哪里,无时无刻都在左右你的生活,指导着你的重大决定。
人最难打破的是血缘的继承,没打破血缘的继承就可以一直繁衍生息,当然不排除未来实现克隆。人是在社会交往中实现自我发展,也是在社会交往中划分出贫富贵贱,一起都是社会比较的结果,人与人之间以小家庭为单位泾渭分明,特别是在发生各种社会危机的时候,都需要强烈的归属感,我们通常说社会是由一个个个人所组成,更为准备点来说是由个人属隶属的家庭所组成。
人的繁衍生息,不止是血缘的传承,更多的也是财富、思想的传承与发扬,想要摆脱家庭束缚,除非人与人之间实现完全隔绝,有人际关系的地方就有家庭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