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在每一个失眠难耐的晚上,我都会构思自己的第一篇简书文章到底应该写些什么,总会胡思乱想很多,然后总是会在几个小时之后的早高峰,淹没在天通苑北地铁站的进站排队洪流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昨天看海蓝博士的《告别负面情绪困扰,做自己的情绪顾问》课程,海蓝博士提到两点:
1. 成长改变的关键在于践行:just do it!
2. 从知道到做到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人的改变有这样几个阶段:
不知不觉—>知而不动—>知而心动—>知而行动—>知而坚持—>形成习惯
这两点给我带来的触动,让我开始思考,明明自己有一颗蠢蠢欲动想学习的好奇之心,关注了不少优质微信公众号,也入过不少网络课程。但细想下来,整个人还是混混沌沌。于是想静下心来,试着写一写。
为什么知道很多却做到很少?
1. 完美主义作祟
我想我是个所谓的完美主义者,做事之前总认为准备的还不够充分,于是迟迟不愿行动起来。这一点,在跳槽修改简历方面可以得到充分验证。从4月10日萌生离职的想法,7月26日正式申请离职,8月18日办完离职手续,直到今天8月22日,一份简历还没投递出去,因为总是认为自己的简历还不够好,自身的专业技能还不够突出。于是有朋友开玩笑说:“你是想把自己的简历写成一本书吗?!”。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但好像确实点醒了我。
一直以来的思维模式都是“只有XXXXXX,才能XXXXXX”。
只有简历做得足够漂亮,才能得到招聘单位的认可。
只有故事素材足够丰富,才能开始写自己的第一篇简书文章。
只有用词够幽默、够接地气、够出人意料、够有意思,才能把这条朋友圈发出去。
只有录制的唱吧歌曲没一处走音,才能上传发布。
这种思维模式是不是有些偏激?在很多事情上没有必要过于苛求。行动起来,JUST DO IT !
2. 缺少“相信”的力量
从小到大,跟周围的同学、朋友相比,都算是一个信息接收快、理解能力强的人。很多时候,同样一件事、一句话,别人理解不了,自己毫不费力就能get到。久而久之,仗着自己的小聪明,把很多事情和道理都当做理所当然,不去深入思考,也会犯一些想当然的错误。
看了番茄工作法,心想:“嗯,不错!”
看到猫叔的小灶群,心想:“哦,原来自媒体都可以这样玩了!”
看到了,知道了,仅此而已,活生生把自己过成了一个走马观花的人,这应该就是海蓝博士所说的“知而不动”吧。反之,身边有些朋友看到番茄工作法并相信这是行之有效的,便开始践行,结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有些朋友加入小灶群,坚持着剽悍晨读,坚持在简书上发文输出自己的感受与收获,四个月的时间,写了123篇文章,将近14万字,获得786个喜欢。
我欣赏这样的朋友,喜欢这样的状态。选择相信,知而坚持,默默努力,形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