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里主持人和嘉宾在讨论朋友的话题,大致意思是说,现在“朋友”这个称谓有点被滥用的趋势,是说,偶然见过一面的人,或是才参加过同一个饭局,仅仅交换了名片,互留了个电话而已,却在再次见面介绍你时便是“我的朋友”、甚至“我的好朋友”、“哥们”,让你有被造熟的不爽。
又说到朋友的状态是那种,你到了某个城市,想起有个人在那里,你很自然想起他,想见个面,因为有他,这个城市也没有了陌生感。
因为有了同感,我写下了这段文字:
01 何为“朋友”
查了资料,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明确表示:朋,假借也,表示群鸟聚在一起的情形。后演变为同门之称即同学的意思,于是孔夫子《论语》中所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把它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见到同学从很远的地方来了,是件非常高兴的事情。
再说“友”,《说文解字》说,同志为友,同志指志趣相投的人。
显然在古汉语中“朋”和“友”是两个不同的词义,“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友”本不是一个单词,而是一个联合词组。
《汉语词典》对“朋友”的解释:
1.同学;志同道合的人。后泛指交谊深厚的人。
2.明代士大夫对儒学生员之称。
3.特指恋人。
解释2特称我们不谈,解释3是特定语境和场合下的称谓,比如说”谈朋友”通常理解为谈恋爱的人,再比如说和人介绍说“这是我男(女)朋友”,也理解为恋人。因此“解释1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朋友“的意思,泛指交往深情谊厚的人。
02 朋友之谊
我们通常所说的朋友,确实存在泛指化的问题,是和我们现今人际交往扩大化,也受社会心理学的影响。除了特定的关系如亲属长幼外,几乎都可以以朋友相称,你的邻居、同事、同学、战友都是你的朋友圈人。
朋友之称比起特定的分类称呼听起来更亲切,更有温度,难怪乎我们常说“亲朋好友”一词。
朋友根据交谊深浅谋面多寡分很多种:
初次见面,基本上属于“碰友”,一面之缘,当然也有一见如故,一见钟情,毕竟难得。很多时候,也许就是参加一个共同的亲友的聚会,在一桌上喝了场酒吃了顿饭;或许是在某次旅途中的巧遇因为一个共同的经历;更或是为某件事大家碰到了一起。总之,原本陌路的两个人因为有个交集才走到一起,成了"碰友“。至于后面还会不会相遇,谁也不知道,但如果再次相见,便以朋友相称了,但实质上只是一个“碰友”称呼,大家并不了解,算不上朋友,顶多算刚认识的朋友。
很多的朋友只是相识多年,偶尔相见,彼此浅浅相交,时有往来,说熟悉也熟悉,了解点相互的背景和境况,但也就是星星点点的信息。一般就是因工作关系结识的朋友,虽然有事常联络相见,但都是就事论是,偶尔聊聊闲事家事,不会深聊,且都有所保留。还有儿时的乡邻,因为平素在外,假日里回乡探亲,偶尔相见,彼此闲聊几句,问问各自安好,说说旧时过往,其实也真不知道大家在外过得如何,只见光鲜的外表而已。这样的朋友算泛泛之交。
交心的朋友其实真心不多。三观相合,有共同话题的朋友,性格互补,彼此相长的朋友。朋友相处,贵在交心,有了开心事及时报喜分享,有了烦心事首先想到一吐为快,寻求安慰。有事马上联系,没事开个玩笑,点个赞,留个言。经常能在你脑子里闪现的人、时不时让你牵挂想起的人,即便你啰哩啰嗦,没啥正事陪你聊天的人,不必装逼做傻,言无禁忌的人,不是你的亲人就是你的好朋友。
朋友很多,靠你越近的朋友不多,所以,朋友很多时候要加上定义:新朋友、老朋友、好朋友。
03 交友之道
混脸熟的朋友,那是交际,彼此相见互通有无,各得所需。这个社会,懂得交际的人不会吃亏,脸熟好办事,好多人都能体会当今社会的无人办事的无奈。孩子上学找个熟人分个好班,找个熟人介绍个好工作,亲人病了找个好医生,买个房挑个好房型等等。要么是花钱买个放心和安心,要么是求个方便开个绿灯,再或则是获取某个信息指个明路。说穿了虽然是有点功利心,但现今社会,信息有价,不是什么人随随便便就可以帮你忙的,你有情我有义,信息互通,你帮我我助你,再不济,我出钱出力,聊表心意,也顺利成章。
有的朋友虽无资源能助你,但能尽其所能在你需要时出现在你面前,为你分担能力所及之事,或听你述说烦恼琐碎。这样的朋友也因善待,切不可以功利心待之,即便,他很少麻烦你寻求你的帮助,你也得主动关照,及时给予帮助,因此,他会更加珍惜你对他不求回报的厚爱。
知己难得,唯难得更需要珍惜。能触及内心的沟通,达到心领神会的相处融洽,绝对是挚友的高度。人与人由于个性差别、环境差异、经历不同,实在难能在同一个频道上遥相呼应,能成为知己好友的,必然有很多可以神交的点。或有相似的经历,或有类同的职业,或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即使如此,世上并没有相同的人,求大同存小异,实在不必苟求一致。有时候,在同一个问题上的看法和处理意见的不同角度和维度是对双方的有益启发,更能激发彼此碰撞后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