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都明白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然而这句话里有个让人容易忽视的逻辑,就是明白“道理”和过好“人生”有必然关系。换句话说他们认为“只要明白很多正确的道理,就能过好人生”。照着这个逻辑去推断,就好比读过很多书籍,就能成为好作家;看过很多电影,就能成为好演员;抄了很多笔记,就能成为书法家;玩了很多直播,就能成为好主持人。换个词,就能容易的看清里面的逻辑。看书和成为作家之间有那么点关系,但是并不是必然。写笔记可能是书法进步的方式之一,但肯定不是全部。只能说前者和后者有点关系,可能是必要条件,但是绝对不是充分条件。
同理,明白“道理”可能是过好“人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必要条件。
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过好人生?例如投个好胎或者中个彩票等等。等我意识到要这点的时候,发现投胎错过了时机,中彩票这事概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知识就是力量”的原创者培根在他的《求知论》里面提到“知道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然能够办理个别事物,但若要纵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
当然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也是有使用条件和使用场景的,“当你孤独寂寞的时候,阅读可以打发时间;当你高谈阔论的时候,知识可以用来装逼;当你处事的时候,知识就是力量。”貌似只有这条路还比较靠谱,而且总体上符合更高更强更好的向上期望。至少给了一个方法和希望。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如何把知识运用在现实生活,从而过好人生呢?培根几百年前就说,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逼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按照书本办事会变成书呆子。求知可以改进人和人的天性,实践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用《罗辑思维》里的一句话来翻译,就是认知驱动行为,行为验证认知。
《七年就是一辈子》的作者李笑来说“我始终相信,不能改变你行为的知识,其实就是无用的。或者更准确的说,你根本没有从骨子里认同这个知识和概念”。《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的作者采铜人说,“只有最后能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
也就是说实践是检验知识的标准,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么运用它,运用知识的方式方法不在书本上,而在书本之外。那些正真的聪明人往往都是善用知识的,有智慧的。辟如古代的王阳明或者现代的罗振宇,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表达和运用,三个维度是并驾齐驱的。
知识也分很多种,有的只需要蜻蜓点水浅尝则止,有的需要粗略的知道一二,只有少数知识需要深入研究,反复琢磨。所以,有些书只需要读重点理干货,有的只需要知道大概,有些就需要精读反复的读。就比如现在网上很多书籍的音频解读、精华笔记和原著的区别,记得有一期《罗辑思维》节目里曾经提到,音频适合于浅尝即止的知道,对于解读针对需要粗略的知道大概,原作就需要细细品味。就像《颠覆平庸》《精进:如何成为很厉害的人》这样的书就需要反复读,研究,实践。如果只读了别人的读书笔记或者音频版,就像是被蒸馏过的水,淡而无味。
明白“道理”存在本身并不会改变什么,它只是存在于那里,和你并没有什么关系。就像是学校的校花,你知道她是个美女,但是你和她结婚这件事,一定程度上锻炼和展现了你的实力魅力和能力。而是学习的这个过程,和追求校花的过程也有类似的地方,它锻炼了人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从而让人有了做出更好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更好,什么是最好的选择,这就是认知驱动行为。
可是往往很多时候,你知道“知识就是力量”,但是你只用它来聊天装逼;知道“个人成长是最重要的投资”,但一空下来就刷朋友圈。这些行为恰恰验证了你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是“你并不真正明白那些道理”。也就是为什么很多高分低能的存在,因为学习只停留在字面上。并没有把这部分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
所以有人把学习以及运用知识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知道,做到和得到。知道就是理解,做到就是改变行为,得到就是融入价值观成为行为模式。就像唱歌一样,你知道什么好听,你知道怎么唱才好听,和你真的唱出好听的歌,之间是不同的。有没有把明白的道理和学习的知识融入日常的行为之中,是检验有没有真正懂得道理的唯一标准。
也许标题那句话应该改成,“过不好这一生,可能是因为真没明白那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