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最想告诉读者的事。也是我决心写散文后要说的第一件事。
01 语言具有目的性
大概是在25岁以后,渐渐发现,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铺天盖地的谎言,天真愚蠢而快乐无知的年代一去不返。
人们为了各自的目的,说话,演讲,写商业文案,写小说和文章。
在这个全民写作的时代,无数爆炸的资讯和观点通过便捷的网络和新媒体迅速传播。可是真正对我们有用的,严谨可信的信息却少之又少,也难以分辨。
打开电脑,网络推送的新闻,标题和图片视频为骗取点击流量不择手段,极尽裸露凶残怎么诱惑怎么来。X不完的广告和洗脑催眠的商业文案,无孔不入防不胜防。
打开手机,也一样。
写作者通过语言讲述故事或者表达观点,有着很多可能的目的。
最常见的一种目的就是打广告,为了直接从读者身上获取金钱利益或者不断潜移默化地改造人们的消费观,劝你及时行乐,买买买。
经典案例有——just do it!多么振奋人心,还有种正能量的煽情与励志的味道。
类似还有“有了肯德基,生活好滋味”、“结婚不买房,上哪入洞房”、“XX在手,说走就走”……
衣食住行无所不包。
连一则朋友圈都可以说是个广告。只不过人们推销的是自己。
发个45°角美颜自拍——我很美,单身,可以追。
发张美食或者旅行照——我是个有生活的人,在外面目前过得还行,家人不必担心,朋友无须挂念。
只是,在生活背后的孤独与心酸……鲜少有人提及。负面的东西,自己默默消化就好。
需要指出的是,炫秀晒未必都是虚荣,成年人了,面子多少都得要一点,人之常情,而且有时也是为了发给家人看,让远方的父母安心。
负面情绪和失意状态自己调整就好。聪明的人,不说这些。
除了广告目的,还有很常见的一种,为满足个人诉求。
别人对你说话,当然都是基于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很少有能够感同身受或者换位思考,如果有,那说明你很幸运,这个人就是你真正亲密而值得信赖的人了,要珍惜。
为个人诉求而说谎的例子,也非常多,有人想套你的话,编个谎抛砖引玉地激励你或使用激将法让你说出秘密来满足他的好奇,诸如此类。
前不久有一个人,我出于八卦心态想套他的话,就撒了谎。
他自称是出版公司的,为写作者提供出书的服务,但是要从中收取几万块的费用。其实就是自费出版以及盈利性的炒作服务。
他说,现在新人出书都要靠炒作,没有知名度没有粉丝,印出来也卖不好,除非慢慢磨炼,达到一定的文学高度得到业界的肯定和认可,也许要很多年才出第一本书。
我起初说不想炒作,后来灵机一动编了个谎话说,要炒也可以,但是不能保证一定成功啊,你有什么成功的案例吗?他沉默了一会,最后搬出风口浪尖的两个说——像韩寒和郭敬明的炒作就很明显了。
也有很多谎言出于善意。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上学的时候打电话骗父母说没钱了,其实目的是想再弄点生活费来买个MP3什么的。工作以后,明白了成年人养家的辛苦,开始骗家人说自己有钱。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以前小时候吃饭,父亲只吃鱼头,说是喜欢。还有每次吃饭都在客厅看电视拖拖拉拉,嚷着我不饿你们先吃,要母亲喊他好几次才去,结果只能吃剩菜剩饭。
后来听奶奶说才知道,父亲那些话都是骗人的,他是为了把好的都留给你们。
02 语言具有不准确性
语言是人创造出来并且通过人来表达的,而人本身就存在局限。有人天生不善言辞或者太过感性,说起话来总是逻辑混乱或者词不达意语焉不详。
而且不同的人知识水平,经验阅历都不同,说出来的话,自然不一定准确,听者又如何能贸然采信。
对语言准确性要求最高的大概要属翻译了。1v1的对话尚且有隔阂,再来一个中间人翻译传话,准确性无疑会再打折扣。
外文翻译的书籍作品越来越多,但是其中语言的准确性却常常叫人困惑。
李继宏翻译的海明威《老人与海》附录中就有一个案例。指出了余光中译本中的几处错误。也可以说是谬误。
这个改过“一千处以上”的译本第2页就出现了明显的纰漏。在小说的开头,男孩打算请老人去喝酒,于是说:03 语言具有时效性
“Can I offer you a beer on the Terrace and then we'll take the stuff home.”(引文出自Scribner's Sons在1965年出版的原著,第11页,以下仅注明页码。)
余先生给出的译文是:“我请你去平台上喝杯啤酒,好不好?喝过了,我们再把这些东西拿回去。”
书中的Terrace其实是一个酒吧,它的原型是哈瓦那柯希玛尔湾的La Terraza酒吧。这个地方如今已成为当地名胜,许多热爱《老人与海》的游客都喜欢去那里缅怀海明威。此处余先生似乎将首字母大写的专有名词Terrace看成一般名词terrace,所以才会译错。张爱玲(今日世界出版社,1972年1月初版,以下简称张译)和吴劳(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2010年4月第10次印刷,以下简称吴译)的译本各自译成“露台酒店”和“露台饭店”,虽然有些出入,但也都算译对了。
由于这个露台酒吧是小说中最重要的具体地点,余先生这个无心的疏忽导致了一系列连锁的反应,后面就出现了这样让人费解的译文……
作为所有人的顶头上司,终极大BOSS——时间,对语言的影响无法忽视。
此一时,彼一时。古语,不可同日而语。实际上就体现出了语言的时效性。
马薇薇在《奇葩说》节目里说,恋人的蜜语风吹过,上帝会假装听不见……什么意思,那就是说语言的时效性,当然也不排除同时有目的性(比如男孩为了把女孩追到手,说些华而不实的情话)。
这里只说时效性。当时男孩说,“我爱你”,是真心话,可时过境迁,他又对同一个女孩说,“我不爱你了”,还是真心话,只是有一些爱是会过期的。
至于“我永远爱你”这句话,就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爱比较容易,但永远是什么呢。”(——李碧华)
从前年少的时候我说我喜欢流行音乐,讨厌美声。现在却说我喜欢美声。没有说谎,却会使人误解。要是一个少年时代的朋友多年后再见,也许依然相信我还讨厌美声,说不定想邀我去看明星的演唱会,而我却更愿意去看一场歌剧。
人在时间中成长,人会改变,不同阶段说的话也许是真心话,但前后完全相反互相矛盾,形同欺骗。只能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
04 语言的本质是一种表达。
语言,文字,音乐,绘画,电影……种种文学艺术的形式,本质上都是一种表达。普通人的表达,隐没在一蔬一饭的生活中,被时间吞没,不留痕迹。他们是真正聪明的人。
众生皆苦。
“不见得你比别人更痛,只不过你表达得精彩些。”(——黄碧云)
既然是表达,出自人之口,人之手,就带有个人倾向和片面性。不一定适用于别人,或者足够信以为真。
写作者的话尤其不能信。要知道这是一群十分善于虚构的人。比如简媜在《秋夜叙述》里写的:
如果上车之后,陌生的司机不主动问我姓什么?在哪里上班?结婚没?为什么这么晚回家你老公没来接你?……这些不得不拿“真实”材料回答、却完全抵触我隐匿自己的习惯的话,那么,我是不会拿出虚构的本领迅速给他一个假名、一份待遇普通的工作、一个脾气古怪血压偏高的丈夫,甚至一个刚满三岁的女儿。我进入自己虚构的材料里娴熟地转换语气、情感以及话题(还抱怨保姆费太高,不得不再虚构一个身体堪称健康的婆婆来照顾她的可爱孙女)。
一位作者朋友也向我说过他虚构故事的创作经历。我们谈论他在征文比赛中获得优秀奖的一篇作品。
比赛分为虚构和非虚构两组,他参加的是非虚构组。可是他说那个故事50%都是虚构的。结果大部分读者看完都以为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和真实记忆。连我也被他骗了。不过,也可见他确实写得好。
然而,就算是记忆,也未必真实可信。因为人的头脑也会欺骗自己。童年时做过的一些梦,和一些主观臆造的幻想,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混进记忆里,教自己都分辨不出真假。
但其实,到头来你会发现,真真假假有时并不重要。
人的潜意识里,会本能地趋利避害,逃避痛苦和负面的记忆,会有选择地去相信一些事情。
到最后,大家都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语言的表达,显得苍白无力。被误解也无可避免。
05 做,比说更重要
既然语言不可信,不能相信任何人说的话,那我们如何去了解一个人。我思考了很久这个问题,最终在一次长途旅行中,在海边,莫名其妙想到了答案:
想要真正地了解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不要看他给你看了什么,而要看他藏起了什么。做,比说更重要。
说话是不用负责任的,而行动却要付出代价。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尤其如此。所以才会有那么多键盘侠,和炒作新闻下面的草率评论。还有直播和各种视频上源源不断的弹幕。
人们不管事实真相,自己想当然,就发泄性地开始攻击或赞美。本质上映射出一个时代,人内心的孤独。
困在都市丛林,越来越宅的人,都在和一张张显示屏热切地交谈。父母远在千里之外,同事下班基本不见面,很多朋友最终都成为朋友圈的点赞之交。
而陌生人的语言文字,无论真与假,好与坏,都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安慰或陪伴。
这也是我希望能够带给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