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虚构创作训练营正式结营,历时两个月的虚构写作学习就此落下帷幕。 南周书院举办的写作课我参加过多次,包括非虚构、虚构、阅读写作、评论、新媒体~ 林林总总各种类型的课程。讲真,像这样的网上授课,要说效果有多好 ,我并不觉得,首先写作本身就是一个靠天赋吃饭的行当,如果缺乏悟性,再怎么教再怎么学,其效果也大打折扣。尽管课程设计得好, 老师们讲课也很认真,真正要学到东西还得靠自己的悟性,当然还须有一颗坚持写作的心。
相比之前的几个课程学习,感觉这次虚构创作的学习最有感觉,首先是我怀抱了一颗真诚的想取到真经的心去参加课程,所以学得特别认真,在学的同时用心去体悟。二是班级群的氛围特别好,天南海北的写作爱好者们相聚一堂,热心的同学很多,群里相当活跃,学习讨论的氛围特别浓厚, 仿佛又回到了大学课堂 。有人陪你学习陪你进步,真的很开心 !
感觉我们这个群里的高手特别多,每次打卡,读了那些同学的作业,都感觉是又一次的学习。幸福的是,在这里不仅可以学老师,还可以学同学,几乎是买了一次课学到了两次课,赚了赚了。课程的有效期为两年,学完了的课程,可以反复回放再学再揣摩。(学习真的可以是一辈子的事。) 小作业我写得匆忙,交出去的作业水平很差。到了大作业的时候,我将《津城往事》里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一一"宛若遇劫"的部分交了上去,想的是在很短的时间里要仓促完成七八千字,其效果肯定不好,此外也想把自己写的东西让老师评点一下,看我在小说创作上有没点儿天赋。结果作业反馈下来的信息,说我在这上头有一点芽芽,编故事的能力还可以。有这么两句我就放心了,尽管本人在技巧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如此激动人心的鼓励,已足以让我坚持写下去。都说人生本来没啥意义,但在我,有了写作,人生也就有意义了。
今天的结课仪式上公布了优秀学员和积极学员 ,我没能跻身群里420个同学中那4个幸运的优秀学员,但有幸成为了23个积极学员之一 ,真是有遗憾,也有欣慰 。仪式上有几位学员分享了自己的写作心得,我觉得这三位优秀学员的心得说得特别好。以下全文分享:
徐同学说:
首先要感谢南方周末。除了南方周末,还有南方都市报,2003年甲申风暴•21世纪中国诗歌大展打开了身在小城的我的眼界。而已经消失的南方体育,上面的名字和书籍也长期刻印在我的记忆中。因此能够参加南方周末举办的小说家的20堂课并成为优秀学员,我倍感荣幸,尤其是能够和这么多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我要感谢几位小说家老师。老师的课让我一度看见小说的核心,并有从小说爱好者变成创作者的冲动和信念。但我知道,看见高峰还需要不断攀爬,下山再上山,重复一次又一次。走过山路的人会明白这并不容易。而这也恰好是我们想要写好小说的原因和魅力。
去年春天的某个凌晨四点,我被浔江边上江佛寺的钟声敲醒,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理解了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一千多年前的钟声在21世纪的那一晚上再次敲响,重新复活,并且被我感受到了。我兴奋得再也睡不着。我也希望能够有机会和能力,写出好小说,去“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写出一个老人在捕到一条大鱼以后和它称兄道弟并要杀掉它;写出一个画家怎么用画笔画出一片汪洋大海和一条大船,把昏庸的皇帝困在欲望里,自己乘着床单飞上天空;写一个男人和农民一起汗流浃背割草闻到的青草味,并为此感到幸福;或者一个女人因为深爱一个男人不得而投到敌军阵营,再次相见时她是他的俘虏;一个女人的现男友陪着她在新年夜去看望医院里的肺结核丈夫;一场战争中炮火和星星闪烁在天空……生命里有这么多的欲望,良善,爱意,光明和晦暗,有这么多重要的或趣味盎然的时刻,小说想要去写出来。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然而小说可以在一次次书写,推倒重来时,尝试那条未经选择的路,那里有无尽的可能性。
在这个意义上,南方周末这次小说家的20堂课,也会有无尽的可能性。我必须再次感谢我的六位老师。原谅我把它当成一篇获奖感言来写。最后,希望世间岁月静好,小说波澜壮阔。谢谢!
紫兮同学说:
曾经新闻记者,新媒汹涌,急流勇退,现就职于市纪委宣传部。骨子里酷爱文学创作,平时创作涉猎较广: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剧本都写,常常笑称自己是为“五斗米”混迹于市委大院的“字串串”。
江湖聒噪有年,码字不下千万,名利两头不占。特别羡慕身边优秀的文学创造者能参加“鲁迅文学院”“巴金文学院”等高规格培训。不服气,不量力,但贼心不死。东方太阳不亮,找西方“蓝月亮”。最终,却是南方“亮”了。原来是方向性错误,哼。
2020年,《南方周末》微信公众号驼着《南周书院》在耳边响起了驼铃声。第一次网购的是有关公众号的课,好像是《怎么打造一个爆款》。记得当时报名毫不犹豫,好像自己很有钱似的。其实呢,《南方周末》铁粉而已。没办法,它是我们纸媒记者的标杆,没有之一。允许我嘚瑟一下:我们报纸最辉煌的时候,被称为“某市南方周末”。果然不负我心,第一次听课,感觉全是干货、真料、好物。有几节课听得我沸腾了,暗笑:几十岁的人了,息怒!所以,后来非虚构写作、虚构写作都是闭着眼睛点击“支付”,睁开眼睛推荐他人,活脱脱《南周》托儿一枚。
这次虚构写作是我最最认真的一次。前两次也认真,但对作业有点不当回事,觉得听了就听了,听了就很“南周”了。这次的课,觉得钱都花了,不反复听不划算,不做作业更不划算。然后,我老人家惊喜地发现,作业才是“硬道理”,过程中你会对照所听课目去咀嚼、去消化、去思考,这样既动脑又动手的收获,是对“耳听”的巩固和加持。这次因账算得细,认真对待作业,猛然体会到了“南周”课程设计的逻辑性、严谨性,一句话六个字:“伟光正”“不忽悠”。
现如今,网课如海,波浪滔天,我为何只取“南周”一瓢饮。一个字:怕!两个字:信任!感谢“南周”,让我等这北京365环的“草根”作者,能通过网课听到“大家”“大师”们的真传实教。
桔子同学说:
不知不觉,随着新年钟声的临近,我们的写作课也进入了尾声。这两个月来,有收获,有感动,有遗憾,更有升华。
收获来自于老师的循循善诱。任晓雯老师的《怎样虚构一个世界》,石一枫老师《怎样用情节推动小说前进》,田耳老师《怎样搭建故事结构》弋舟老师《怎样写出有质感的语言》张楚《怎样塑造人物形象》徐则臣《如何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6位老师将小说的素材、情节、结构、语言、人物等关乎小说创作的方方面面分门别类、条分缕析,从看似乱麻一般的小说创作中,为我们探寻到科学、有效的创造方法。老师们还精心选取了世界名著和老师代表作,作为实例深入解读,提高我们对课程的理解应用能力。
感动来自于微信群的鼓励、交流。助教考拉、fred、yy、丁丁、嬷嬷,班长芳草菲薇、蘑菇悉心运营,课程提醒、群公告,批改学员的作业,给我们答疑辅导,充分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同学们每天就课程、小说创造、阅读兴趣热烈讨论,与同道中人互学共进。还有我们班9位同学的结课作业被评为优秀,是我学习的榜样。
升华来自于对写作与自身关系的审视。通过学习,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文学如何回应现实的诉求?文学与现实之间怎样通过写作者的努力产生真切的关联?外部世界与人性本身是什么关系?写作者在作品中除了索求自己的精神世界外,是否还承担其他的艺术责任?这些都需要我在今后的写作中寻找答案。
结课仪式一完,群里开始弥漫着一种离别的伤感。尽管这个群还不会一下子解散,但大家已经仿佛听到了离别的笙箫,最后有学员在群里祝愿大家写作路上一路生花。让我们如歌词中所写——
我希望许过的愿望一路生花
护送那时的梦抵挡过风沙
指尖的樱花如诗写谁的韶华
疯狂的热爱夹带着文雅
我希望许过的愿望一路生花
将那雨中的人藏在屋檐下
岁月在冲刷逆流沧桑的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