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贵州已有数年,在贵阳长待却是第一次。
也许是换了新环境,
对周遭的一切都有着细微的感知,
每一阵风,每一粒雾,每一朵霓虹。
三月的贵阳,
天气在冷热中无规律往复,像玩一样。
但肉眼可见的在日趋暖和,迎着细雨,
留下我对这个城市的初印象。
贵阳的路
作为一个习惯了正南正北道路的北方人,从平原城市来到贵阳,出门必开导航,无论有多近,2公里也好,200米也好,各个方向的小路多到怀疑人生,不走错几条岔道都难说自己来过贵阳。夜晚的贵阳,街景颇有赛博朋克的风格,特别是南明的老城区,要是再飘落着蒙蒙细雨,昏黄的灯光下尤甚。抬眼望去,高楼林立,在起伏的地势上,层次感极强,不同于西安那种一马平川一眼望不到头,光影和明暗的自然结合,是摄影师的天堂。有些陈旧的建筑凸显着这座古老城市的年代感,街道并不宽,路两旁穿插生长出各种蜿蜒的小路,像极了这座城市的毛细血管。
贵阳天气
毋庸置疑,久居贵阳的人没有不爱阳光的。俗话说贵州“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一年里大部分的天空都是阴沉的,秋末冬初或是冬末春初,常会下蒙蒙细雨,连着下个把月,到处都湿漉漉的,作为一个北方人刚来时极不习惯,但反而这种气候孕育了贵阳的气质。夜晚的贵阳老城区,蒙蒙细雨打在脸上,把脖子缩进衣领匆匆走过,昏黄的路灯在杂乱的电线之上,照映着高高低低的坡路,深一脚浅一脚带着“吧唧”的水声走过狭窄曲折的小巷,再深处亮着红的黄的招牌,是夜里还在经营的小商贩,水气中透着一股被淋湿的烟火气,这是我对贵阳的夜的初印象。
贵阳姑娘
要说一个地方的气质和印象,就一定要说这个地方的姑娘。贵阳姑娘不同于川渝的泼辣,但却也有她们的热情与豪爽,不知道是不是气候的影响,多带着一丝羞涩,像极了烟雨缭绕中的贵阳老城,朦胧中透着鲜活的生命力。贵阳姑娘也吼人,但却笑着吼,到最后变成了笑骂,把自己先乐了起来,天生骨子里带着些乐观和豁达,也许是随着遍布贵州的山岭一起长出来的。毕竟,自小就要学会翻过遍地的曲折和坎坷。
贵阳本质上还是一个远落后于一线城市的省会,这一点从老城区落旧的大楼,斑驳的火车站,不断修补的市政马路以及漫天的蜘蛛网电线就能看出来,但她又是连续十年增速全国前三的城市之一,繁忙的街景到处都透着冒着热气、鼓着劲的生命张力,特别是接触了本地的年轻人以后,我更觉得如此。
贵阳的“颠”
贵阳的方言和贵州省其他市都不太一样,像是融入了普通话变得相对婉转了一些,听起来颇为“洋气”。
也许是这种强烈的发展速度的冲击,亦或是独特的高原性和季风性糅合的亚热带湿润温和的气候使然,让贵阳这座城市自带一种松弛感,也变得极有包容性。
网上各种贵阳的人物照片,配文都是,“好好好,这个世界终于癫成我想要的样子了”。下了班一路走,左边看见下着大雨不打伞,头上套个透明塑料袋在路边聊得哈哈大笑旁若无人的大妈。右边看到地下通道里穿着高跟鞋一个人跳广场舞,转手帕的大爷。
好像自由的像一股风,
没有人在乎,也没有人留意,
也不需要留下什么,没有羁绊没有瓜葛。
雨雾朦胧,烟火鲜活,爽爽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