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心意的波动有五重,包含痛苦的(烦恼的),包含不痛苦的(无烦恼的,未被搅动的)。
心意的波动犹如一面镜子的碎片,有些部分是缺失的,扭曲的;有些部分仍然清晰可见。又如荡漾的波纹,在扭曲变幻中,偶尔也能看到些许的真如本性。
心意的波动或改变可能是痛苦的,也可能是未被搅动的;可能是可辩识的,也可能是未曾觉察的;痛苦可能会隐藏在快乐的背后,快乐也可在痛苦中悄悄到来。一个成熟女人的分娩之痛,伴随着生命延续的喜悦,随之而来抚育的辛劳和责任,却也有着时时成长的欣喜和收获。任何一种心意的波动都可能是可以捕捉到的,也可能是在无意识中,但它已经发生了。
心意的波动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正向的和负向的,就像心湖的波纹的峰顶和谷底,却又时时刻刻发生着转变,在可辩识状态下,我们即便是刻意追寻峰顶的快乐,却也无可避免地向着谷底的痛苦进发;在不可辩识的状态下,我们在不觉知的状态下在喜悦和痛苦间荡漾。心意在个体的我慢指引下去看待客体,变化的种子随之成长,造成了思想的波动和改变,这些变化有五重,它们还可以分化并进一步细分为无数种波动。
通过瑜伽修习和意志力,我们能够抑止可辩识的痛苦;通过离欲(vāsanas),不执(vairāgya)以及瑜伽修习(sādhana),可以阻止无法辩识的痛苦生起。离欲就是佛教中的“断欲去爱”,不执就是不再坚持“我执”,瑜伽的修习则是一系列身心灵的练习,这些都能够让我们心湖趋向平静,峰顶和谷底趋向一个平面,“心”变得不再波动,“灵在”得以真实显现,我慢认同和灵在趋于一致。
在这之前,心意的波动总是在痛苦和快乐之间荡漾,早期的吠陀修行者在两个极点努力修炼,力图从中参悟真如本性;而佛陀最后的说教瑜伽行教,包括如来藏传佛教,都有着正确的修行观,既不执于苦行,又不堕入欲乐,而是推行不苦不乐的修行中道。在中国的远古时期,轩辕黄帝也传下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阙中”的中华心法。“人心惟危”就是我们心意的波动时刻不停;“道心惟微”,就是我们的“灵在”在这样的波动中难以安住而显示真如本性;“惟精惟一”指的就是瑜伽修习的不二法门;“允执阙中”就是和佛陀一样,不执着于苦,又不堕于乐,而是觉知心意的波动并止息之,从而达到“中”的状态。
运用新的量子力学的观点,心意的波动也是一种能量。一个能量无论是在低谷(如痛苦),还是在高峰(如喜悦),它都没有办法停留太久,它必须继续向前,这种轮转的周期性的现象是不能抵抗的,所以古人讲乐极生悲。这是佛陀在毕钵罗树(Pippala,亦称菩提树)下禅定中悟到的流转(轮回)的道理。心意的波动如此,人生如此,人世如此,世界如此,宇宙如此。
心意的波动的五重状态,就在这低谷到高峰,高峰到低谷中一一呈现。
——尼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