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上流传一种说法:“大学生遍地都是”。说这种话的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读过大学的人,二是没读过大学的人。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每年有几百万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入社会,确实就造成了一个错觉,感觉大学生遍地都是。
第一种人同意这种说法,确实是真的这么想的;因为这个想法有一个前提是,他们所接触的环境确实都是大学生,所有感觉大家没有任何不同。
第二种人同意这个说法,就我所了解的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用这个口号告诉自己大学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用来掩盖自己的自卑;二是在社会大学学习了足够的知识,有足够的能力,从而认为和大学生没有什么不同。
这里不讨论为人处世的区别,也没有歧视的意思,只谈受过高等教育与否的思想境界,通俗一点说就是相互之间的沟通成本,是否受过高等教育的思考方式是有本质区别的。
虽说社会也是一所大学,但是两个大学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社会大学是务实派,教给人的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求生的技能和为人处世的本事;而事实大学是务虚派,教给人的都是直面问题的勇气、求真的思考和追寻成长的能力。社会教导我们不要犯错或者少犯错,趋利避害的心理;大学教导我们不要怕犯错或者敢于尝试,换位思考的能力。
当受过高等教育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面对同样的问题时,他们的思考方式有天壤之别。沟通问题的产生,讨论解决方法,避免再次出现同样问题的会议讨论,两者之间的第一想法是有区别的,前者是趋利避害,下意识就会认为这是一个批斗大会,第一反应就是推卸责任。可怕的不是这种下意识养成的条件反射,而是清晰明了的告诉对方这个会议没有追究责任的意思,他们却会以为这就是客套,根本不相信,然后用强大的外壳包裹着自己,用沉默抵抗;还有更可怕的是,明确的告诉他们,只是想把事情做好,没有勾心斗角的狗血,如此做对我而言没有物质好处也没有精神好处,对他而言也没有任何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损失,这却促进他们胡思乱想,思考的结果觉得是故意在打压他,然后越想事情越多,犯错越多,进而不断的强化自己的主观判断,最后觉得自己才是受害者。
他们每遇到一件事情就在这个循环里受害一次,最后完全背离了初衷。这样的沟通,让沟通成本无限的放大,消耗了彼此的激情,而后身心疲惫,最后两败俱伤。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能够快速的走出这样的心境,而他们又陷入到无限循环的受害者模式里。
大学生周围都是大学生所以觉察不出区别,同类人的思考方式趋同,换一个话说就是在同频率,大家说的话彼此都能够快速的理解并给予反馈,这样就造成了误解,大学生遍地都是,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受过高等教育与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沟通成本的高低。
同样在社会大学里沉浮,但是彼此之间还是有界限分明的区别;而这个区别不在于两者劳动价值和劳动能力的对比,也不在于德智体和礼义廉耻的对比,只在于两者之间对同一个问题的思考方式区别,对同一件事情的理解能力反馈。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虽然有很多的不完美,但也有很多的美好;所以大家更应该放下心里包袱,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毕竟相逢就是缘分,何况相处。假如没缘分,谁有是谁的谁,谁愿把彼此有限的经历浪费在无限的沟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