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谚语叫:“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忠则《出师表》
诸葛亮是三国人物中我最喜欢和敬佩的,不论是他的智慧还是品德。为报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他六出祁山,巧计破敌军,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句。他用毕生的精力去报答对刘备的感恩,特别是刘备托孤时说:“若其不才,君可自取”。但诸葛亮却秉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态,时刻都不忘报答刘备,成为千古忠臣,一段佳话。
而三国中的另一个人物,司马昭,则截然相反。他被世人称之为:“将帅之才奸雄之志,得政专权见利忘义!”司马懿是一个深不可测的隐雄,因为他能够隐藏智谋,不露锋芒,他的真才实学论智谋绝不输与诸葛亮、曹操等人。但最终却落得了个“得政专权见利忘义的名头”。
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当初诸葛亮不感恩刘备,为了权力取代刘备。他或许会成为一代帝王,但就不会名垂青史了。
孝则《陈情表》
《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叙说了他从小父母双亡,是祖母含辛茹苦抚育自己长大。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试想古时候的寒窗苦读,不就为一朝为官?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他却放弃了。在做官和照顾祖母之间,选择了照顾祖母。向世人彰显了这一伟大的诗篇——感恩。
同样是寒窗苦读考试做官。戏剧《秦香莲》,则讲述了一个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的反面人物,最后被包拯所斩,也因此在后世成为负心人的代名词。
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恩爱和谐,十年苦读的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仁宗招为驸马。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人半夜追杀。杀手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在陈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杀她,幸为展昭所救。 展昭至陈世美家乡寻得人证祺家夫妇,半途上祺大娘死于杀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从古到今,各路诗人文豪们都免不了要抒发一下自己对他人的感激之情,和赞颂那些拥有感恩之心的人。心怀感恩之心,将别人对自己无私的帮助铭记在心,这世界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无私的帮助,才变得温暖。因为感恩,才变的美丽。因为感恩,才变的幸福。
感恩!让幸福的花,开在感恩的枝头,灼灼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