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日报简析
一、行业分析
新闻资讯APP其实一直竞争十分激烈,一方面诸多互联网大佬比如腾讯网易搜狐等,利用门户优势牢牢占据着用户的视野,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如人民日报、华尔街新闻也在积极转型杀入这个圈子。然而在诸多新闻资讯产品中,好奇心日报可谓独树一帜,突出重围。无论是内容还是界面,在与其他新闻资讯APP的对比中都可谓别树一格。作为一款年轻的新闻资讯APP,在其竞争对手把持用户多年的情况下,好奇心日报在2016上半年度新闻资讯APP排行中排行第19,把新华社的新闻APP压在了下面。 不得不说,好奇心日报有其独特的竞争力。
二、产品简析
1.简介
以百度搜索结果为标准
好奇心日报是一个帮助你发现生活何以美好的商业新闻应用。
所有内容均原创或者邀请专业作者撰写。
报道涉及科技、设计、城市、时尚和娱乐等领域,探寻它们背后的商业逻辑。
2.用户定位
关注现代生活方式年轻中产
3.用户人群地区分布
可以看到,好奇心日报的主要用户人群集中于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一线地区,这些地区经济较发达,人均生产生活水平较高,消费水平也处在各省市前列。
4.用户年龄及性别分布
可以看到实际使用中好奇心日报用户的年龄集中在20至30岁左右,以男性为主占到90%(不过个人对此数据结果存疑),可以说这一部分群体是好奇心日报的主要用户。
5.用户画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大致得到一位典型好奇心日报用户的形象及日常生活情景,一名生活在北京/上海等经济繁华地区的年轻男性,年龄大约在20岁左右,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每天的交通方式可能是地铁,不排除打车或驾车。这一群体向往中产生活方式,面临生活压力的同时也伴随着走向中产的消费升级。这时买什么不买什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选择才能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成了这一群体面临的问题。这时他们的阅读痛点是需要有足够思想影响,能够提升自身品质的资讯,这些资讯必需能够启发他们思考,同时足够有趣能吸引他们,然而获取这些信息又必需要足够方便快捷,否则必会被淹没在资讯浪潮中,而这一群体是没有时间去回头来翻阅的,久而久之产品就会被用户抛弃。
6.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简洁大方,以黑白黄三色为主,在众多新闻资讯类APP中极其鲜明,令用户一眼就可以找到。
白底黑字符合用户阅读习惯,夜间模式则为黑底白字,减少对用户眼睛的负担。在此基础上适当的黄色,比如在悬浮按钮上的“Q”字和首页的导航上,视觉上并不突兀反而使得整体比较活泼,符合用户定位也方便用户第一时间理解操作。
操作上没有其他干扰阅读的因素,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想要阅读的信息。
首页界面采用了瀑布流形式,内容图文结合以卡片式展示,这样使得用户视觉焦点得以集中,视线可以保持上下微动的状态,而不用在上下移动的同时兼顾左右大幅移动,减少用户的疲劳感。
值得一提的是,好奇心日报的下拉操作和点击内容后的加载页面非常有亮点。用户下拉首页后,会在首页上方出现一幅简笔手绘风的城市插画,结合当前白天或黑夜的状态不同,插画也会随之以太阳或月亮的变化。而点击内容后,在用户等待内容加载时,空白页面上会随着页面的加载,出现一只铅笔画出好奇心日报LOGO标志的动画,这样的设计可以降低用户使用时的焦虑感,体现好奇心日报本身对于用户使用中细微操作的注意。
7.内容
好奇心日报其实并没有专门的运营岗位。因为内容运营最基本的其实是要有一个精准的用户定位,以此为基础扩大流量,通过了解用户需求,好奇心日报本身就于对于用户定位十分明确,内容的运营完全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好奇心日报的创办团队来自第一财经周刊,对于内容的把控本身极其专业。
1.内容的展现
探讨内容展现时,绝不能忘记以下几点
用户是谁?乐于接受哪些内容?如何体现这些内容
好奇心日报主要面对的用户是城市年轻中产,这一群体对热衷于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消费习惯与老一辈人并不形同,注重生活品质。新闻传统的商业新闻平台对这一群体其实有些忽视,一方面传统的商业新闻平台依旧保有平面媒体时代及门户为王时代的习惯,力求将大量信息同时塞进用户脑中,忽略用户实际使用感受,这就导致传统的商业新闻平台的内容界面并不友好,消息内容比较杂乱,另一方面,传统的商业新闻平台从选材上来说并不贴近目前年轻人的生活,为了吸引用户眼球又只能将标题和内容用低端和低俗的方式强行包装,最后造成给用户的整体印象并不协调,这也是传统的商业新闻平台给用户的感觉比较LOW的原因 。
好奇心日报在精简的同时,把核心内容凸显了出来,如果说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故事,所有的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的展现都在围绕着这个故事进行,达到了整体的协调。
2.内容标准
选材
选材以商业科技新闻为主,也包括时尚和娱乐新闻,但选材都是建立在贴近产品和用户定位的基础上,符合中国读者需要的角度上,通过与读者进行沟通反馈,提取出有价值的题材,传达最重要的信息。
命题
好奇心日报的命题趣味性很强,有时以疑问为主,这样有助于启发读者思考,正如产品本身所倡导的保持你的好奇心一样,通过引导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浏览资讯,同时也有助于建立持续高质量的UGC内容。
版块组织
好奇心日报内容板块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新闻板块 主要包括
10个图 长文章 大公司头条 TOP15 以及 商业,智能,设计,时尚,娱乐,城市,游戏几个部分。
这几个部分既是内容分类也是用户阅读时的标签,这些标签直接与图文结合展示在首页,用户可以直接了解哪些才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好奇心研究所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版块,这一板块内由我说、投票、和焦点小组组成,类似于社交小组和贴吧论坛,但与传统的论坛形式不同,用户以回答的方式参与话题,每个话题都是与用户息息相关的,如消费、家庭等,用户在回答问题或投票后可以立即得到回馈,如回答问题后,用户的答案会出现在第一排最右侧的显眼位置,并且加入了弹幕功能,产生大家在同时讨论一个问题的效果。 这样可以提升用户参与话题的主动性,对产品产生归属感,并且在用户讨论的同时以不让用户反感的方式完成用户调查。
广告
广告一直是互联网行业的重要盈利方式,但也是消费者和产品用户很排斥的,说实话类似“油腻的师姐在哪里”的广告想不让人反感也是挺有难度的。用户对这类广告的反感主要有几点:一是广告与正在使用的产品并无关联,二是,而是反感广告干扰正常生活,影响产品使用。而好奇心日报的广告考虑到了用户的感受,没有采取互联网广告惯用手法,而是采取与内容结合的办法。比如华为的一则广告,通过在首页内容加入一栏与通常内容风格统一的广告栏,这样使用户知道这是广告,但是与旁边的其他内容相比整体上并不冲突,不会干扰正常阅读。在其标题页以充满提示性的标题,提醒用户点击,用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点击进入后,则是通过互动性强的H5小游戏,逐步引导用户对华为的产品产生兴趣。
栏目
好奇心日报的栏目目前有大约30个,覆盖面极广,从电影到设计,从历史到应用,包含日常生活的各方面。这些栏目由不同的记者主持,发布与栏目主题有关的内容。栏目这一板块其实是对新闻版块的补充,实际已经和首页其他板块相融合。由于隐藏于抽屉栏内,需要多次操作才能进入,实际操作中专门为了某一栏目而特地点进去的几率并不大。
三、用户评价
从整体上看,用户对于好奇心日报的整体评分很高,正面评分达到90%左右,用户评价也以正面为主。
四、总结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看出
1.好奇心日报有以下几个优点
用户定位精准
专注于城市新兴中产青年,可以说围绕于此打造出一个标签,即阅读好奇心日报可以成为城市新兴中产青年的标志,是足够有格调的。这样有别于其他新闻资讯类APP,迅速找到了自身的用户群体。而且鉴于这部分群体的消费能力处于增长状态,对于广告主来说也属于高价值目标,广告商更乐于投放定位精准的广告,这样对于整个团队的运作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核心功能简洁明确
用户在打开APP之后,第一时间就可以浏览到最需要的资讯,并且这个过程不会有其他干扰因素,用户不会迷茫厌倦从而直接退出。从阅读的角度来讲,用户不会有额外的负担,从整体角度来讲,增加了用户对产品的信任。
团队专业
核心团队出自《第一财经周刊》,通过对内容的严格把关,保持了整个产品内容文章的高水准。
2.部分问题需要改善
实际操作中,在点击loading页有时会出现卡主的现象。
研究所内部分文章跳转有误,比如在点击好奇心研究所“今年你是力求保命的人吗”这篇文章之后,会跳转到2014年的一篇名为“IMAX不想让你知道的秘密”的文章,下面几乎每一篇研究所的文章都存在此问题。
部分功能有重叠,如一些栏目的主题实际上和新闻里的主题有重合,但栏目的存在对于内容归类及用户使用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在内容上可否尝试增加“”来自某栏目”的标签,或者增加栏目功能的宣传推广,使其能成为真正独立的专栏,减少内容属性的重叠。
总体来说,好奇心日报作为一款新闻资讯APP是很成功的,部分问题可能出于种种特殊考虑,但并不影响好奇心日报整体的优秀,在这里也祝愿好奇心日报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