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碑,国土分界的标志。界碑,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哥,我陪你去自首吧。”强子小心地劝说着。哥虎着脸,蹲在地上一言不发。
夜,死一般沉寂,散落在地上的烟头还在暗夜里一明一灭。时间仿佛静止,强子的心里却如翻江倒海一般。
长时间的劝说不但没生效,哥反而听不进去一句话了。强子口干舌燥,他感到累了。
如何才能劝阻正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哥哥呢?强子想躺下去好好休息一下,静静想一想,思谋一个帮助哥哥的良策。
哥也累了吧,跑了那么远的路。
强子轻声说:“我们睡吧,明天再说。”
哥不满地哼了一声。
强子把哥扶到床上躺下,然后回到对面的行军床上休息。
哥睡不着,强子也睡不着,哥俩各怀心事。
哥想:强子变了,不是那个事事都听哥的强子了。我从小对他那么好,没求过他什么事,他为何不愿意帮我这一次呢?唉,都怪自己行事不计后果,要不是那一砖头,哪会弄得如此狼狈。如今警察在四处搜捕我,要是被抓住,这一辈子就完了!
强子想:哥哥变了,不是那个识大体的哥了。哥哥为什么要那么冲动,失手打死那个人?如今又生出如此糊涂的想法。千万不能让他出境,要是出去了,哥这一辈子就完了!
哥想:已经来到了弟弟驻守的边防,他不帮我,也要想法子出境。
强子想:哥已经到了边防,现在是晕了头,听不进法规政策,先稳住他陪他散散心,再做工作。
就这样胡思乱想着,天渐渐亮了。
强子翻身起床,见哥也醒着,说:“哥,我们出去走走吧……”
天还没大亮,有一层薄纱似的雾罩着大地。哥俩一前一后走着,不知不觉,强子领着哥走上了通往边境的巡逻路上。
哥在后面走着,强子停下来等哥。
哥是那么憔悴,仿佛一下子老了许多,强子心头一酸,泪差点出来了。想起小时候家穷,哥为供自己上学,过早走上了社会,外出打工给自己挣学费。要不是哥,自己如何能上大学,如何能走出偏僻的山村。
哥看到强子停下来等,哥有些不好意思,渐渐加快了步子。弟弟是那么英俊高大,在边防带兵年年立功受奖,是全村人的骄傲。自己这次拖累了他。哥有些后悔不该来找强子,可是不来找强子又能去找谁呢?
哥俩肩并肩走着,各自想着心事。
天边曙色初露,前面出现了一个界碑。哦,已经走到了边界线走向的转折处。走到界碑跟前哥俩都停了下来。
强子说:“哥,这就是界碑,界碑的那边就是外国。”
看到界碑,强子心头一动,又望望强子,他看到界碑和强子的帽子上都有相同的国徽,庄严肃穆。哥低着头沉默不语。
强子说:“哥,我大学毕业到部队,在边防有四年了。我驻守这里以来,无一起越境事件……”哥在界碑前蹲了下来。强子也蹲了下来。
“哥,爸妈都上了年纪,不知我从边防下去还能不能见到他们……”
哥听着,泪水慢慢流了下来,他终于哭出声:“强子,你陪我去投案自首吧……” 一轮红日跃出了地平线。
评语:本文写的是作为边防战士的弟弟规劝过失犯罪的哥哥投案自首、回头是岸的动人故事。故事情节像电影蒙太奇一样,连贯播映同一地点、同一时间下的两个场景,一个是暗夜里兄弟俩躺着各怀心事,另一个是黎明时并肩走着各想心事,逐一交替展示两人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哥哥从埋怨、后悔、无奈和矛盾中幡然醒悟,弟弟从惋惜和感恩的亲情中用三句话叩开了哥哥的理性之门:第一句话是,若走出界碑即不再是过失犯罪,而是越境潜逃;第二句话是,若走出你是弟弟所驻守的边防越境出逃第一人;第三句话是,若走出年迈的父母靠谁来抚养。三句话看似平常却意味深长,法理和情理兼备,终于打消了哥哥企图越境潜逃的念头,在弟弟的陪同下主动投案自首。
作为特定地点的国境线上,让人想到许多保家卫国英勇作战的英雄人物,文中的弟弟算不算英雄?有人说,英雄并不比普通人更勇敢,他只不过比普通人勇敢的时间长5分钟。弟弟的勇敢之处在善于“智斗”——耐心化解哥哥的“心结”,这是值得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