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总是左右着许多人的思维,而后决定了他所作出的决定和行为。
今天听了西北师大教授吕世虎的专题报告,对于思维和方法,又令我思索万千。我们习惯用自己的固有观念或者是传统经验来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就少了思考力。随着对外界的依赖,你的思维也直线下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不越来越差。
吕教授讲《教学改进行动的过程和方法》是要我们明确“目标”“措施”“方法”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无论干什么,先要确立一个目标,而后去寻找合适的方法,在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合理的评价措施。
以前,我也立过小目标,比如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先让他们习惯写作,就制定了“随笔行动”计划,七年级时,每天一篇,教师阅,盖印章。学期末印章数够100的免假期作业。这个方法开始施行的还真是如火如荼,学生写随笔的热情都令人难以置信。后来过了热情期,许多问题纷至沓来。有为了得到印章而抄袭的,有写了三行半就想要印章的,还有干脆就没有写过的。所以这里缺少良好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后来,我们就把学生分成小组,按小组来交,哪组交的最少,组长受罚。无论是否完善,总之计划继续施行。后来学期末,有百分之九十的人能坚持到100篇。
这就是一个思维方式:先确定目标,在施行和评估同步进行中,看结果。
吕教授在谈到方法上,给我最深刻的还是四步法:“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一轮结束之后,“再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说通俗点,就是我们要解决问题,得寻求更好的方法,并不断的去实践,改进,再实践,周而复始,只到问题解决。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来锻炼自己选择方法的思维
一、 拟解决(改进)的问题。
二、 问题分析。
三、 行动策略与实施过程规划。
四、 效果评估与反思改进。
总之,好的思维,会有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好的办法才是解决问题的灵魂。
多动动脑筋,是我们现在语文老师最欠缺的。少点观念,多点思维,瞅准目标,检验方法,直奔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