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惧舆论,就是畏惧获得“不认同”。
高中时期,班上风气混乱,如果谁表现出一副好好学习的样子,一定会被人嘲笑,并称呼为书呆子。好好学习这种天经地义的事情,当被贴上“不认同”的标签的时候,便会对很多同学造成痛苦。这些同学是知道来学校的目的的,其中小部分人会忽视掉这种“不认同”,而绝大部分则会随大流的拒绝学习。
对于“不认同”,由于社会的多元性,我们很难获得所有人的认同,哪怕是一部分的认同。对于上述的例子,能给予完全认同的,是家长和老师,或是在一个积极的环境里面。当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时,我们就会被这种,哪怕看起来十分荒谬的“不认同”所影响,我们会理所当然的把这个班级当成整个大环境,然后去获取一种病态的认同。
对于对“不认同”的感受,惧怕它的人总会比不惧怕它的人更痛苦。如果你觉得好好学习是对的,你不在乎这种“不认同”时,最后你能说你问心无愧,一直都是不忘初心。对于畏惧它的学生,更多的可能就是迷失掉自我,忘记自己的初心或是目标。真正的漠视舆论是一种力量,同时又是生活的一种快乐之源。
我们的生活方式应渊源于我们自己深邃的冲动,而不是我们的邻居或亲戚的偶然的嗜好于欲念。
一个社会充满着不向习俗低首的男女,定比大家行事千篇一律的社会有意思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