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英语:The Catcher in the Rye),又译为《麦田捕手》,为美国作家J·D·塞林格于195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这部有争议的作品原本是面向成年读者的,但因其青春焦虑和隔绝的主题迅速在青少年读者中流行。
“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们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做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
所谓守望者就是与这个时代保持一定的距离的人。每个人曾经都有幻想过自己成为守望者的样子,也许现在也在坚持。
看霍尔顿更像是在看自己,我在整个过程中很少去讨厌他那满嘴的脏话,曾几何时,我也期望可以做个守望者,只是有与他不一样的故事罢了。总是在想:要如何才能不去经历这种由孩童步入成人世界后产生的难以适应,以至于想要逃脱的感觉。
慢慢知道这终究是不可避免的。
霍尔顿的历史老师说:人生是一场球赛,每个人都必须遵守规则。对这句话我不是特别反对,但也不赞同,就整个人类历史来说,这句话的正确性要大于就一个个体的人来说,因为个体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被人类这个整体所淹没的一些特质,这种特质因人而异,对个体而言,绝不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至少这样是缺少公正性的。
安多尼奥说: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去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卑贱的事业活着。这句话不同的人听了会有不同感受,但我觉得安多尼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想劝霍尔顿成熟一点,一个人幼稚不是什么好事,但如果他真是这个意思,那他这样的想法有点太浅显了,是谁规定了一个人不应该幼稚、不应该成熟,幼稚和成熟并非进阶关系,而是一种并列的选择。幼稚和成熟很难隔开,这句话的正确性,就个体来说要大于就整个人类来说,就一个个人来说,活着最重要,这也是成熟的男人所应该选择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人类社会的进步大多是由于那种幼稚的牺牲而取得的。
安多尼奥后面又说道:只要你想学,肯学,有耐心学——你就可以学到你最心爱的知识,其中一门知识就是你将会发现对人类的行为感到惶恐,恐惧甚至恶心的,你并不是第一个,在这方面你倒一点也不孤独,你知道后一定会觉得兴奋,一定会受到鼓励,历史有许许多多人都像你现在这样,在道德和精神上都有过彷徨时期,幸而,他们中有几个人将自己彷徨的经过记录下来,你可以向他们学习,只要你愿意,正如你有朝一日如果有什么贡献,别人也可以向你学习,这真是个极妙的轮回安排,而且这不是教育,这是历史,是诗。
看到这,我也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有人说这本书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尤其是青年人。当然,我也受到了鼓励,这种鼓励不同于心灵鸡汤那种玩笑,这种鼓励的感觉就像是:你突然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人跟你一样“惨”,甚至比你还要“惨”。也只有在知道别人过的跟我们差不多、甚至更差的时候,我们才会感到安慰,也可以说是鼓励,很奇怪,但我们就是这样。
关于小说情节。
霍尔顿过于敏感,它讨厌他身边的一切——同学,老师,电影和女友。他觉得所有人都是伪君子,但他不是没有热爱的东西,他热爱艾里,妹妹,公园,修女,但他太过于“幼稚”,不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热爱和厌恶,他对别人的厌恶以及热爱都太富情感化了,这样的人注定孤独 ,寂寞,但他又难以忍受孤独,所以他有三次向别人倾诉自己苦闷的经历:第一次是给他女朋友,第二次给他妹妹,第三次给安东尼奥。前两次,在他倾诉后得到的除了忽视就是不被理解,幸好,第三次,他慢慢开始理解,也开始被理解。
他的孤独和彷徨,我觉得小说暗示了他妹妹也遇到了他那样的问题,因为后面有段他妹妹想与他一起去麦田的情节,所以可以猜测他遇到的问题并不独特,每个人在跨进成人世界的时候都难免有些不适,他的反应太过火,或者说他把自己看的太独特了。小说最后一段描写他在倾盆大雨中看着妹妹玩木马,他笑了,故事在这也戛然而止。
可以说在这一天两夜里他自导自演了一部戏,戏以他的释怀结尾。
我想对故事的结尾做个解释:
霍尔顿经妹妹和安多尼奥了解到自己并不特殊,也认识到自己所思所想有些过火,通过木马那个情节他认识到:即使世界再怎么冷酷无情似倾倒在身上的大雨,也依然有可以让自己在心里开一朵花的事发生,生命本就残忍。学着接受一些规则,这是对自己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