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
一个风和日丽的周六下午,兴致特别好的在服装店打算购置一些新衫,老妈突然一个电话打来问:
“在干嘛呢?”
“逛街呀,好久没买衣服了,要添置几件新的。”
“和谁在一起逛街呀?”
“我自己呀。”
“你怎么不找朋友一起逛街呀?一个人在外面,要多参加集体活动啊,多交朋友,不要太孤僻了。”
“额……我只是想买衣服而已啊,自己逛就很轻松自己在啊,想逛哪逛哪,想试多久就试多久。”
场景二
一个悠闲的周末上午,刚打开冷落已久的Kindle想要好好读一会儿书,老妈一个微信视频打过来,看到我竟然在家,于是便问:
“在家呀?周末怎么没有出门呢?”
“是啊,没啥事,就在家呆着,看看书。”
“没有人约你出去吗?”
“没有啊。”
“要多出去交些朋友,活跃一点,别老宅在家里。”
“额……可是我好不容易有一天可以在家里安静的看看书呢……”
为什么不和朋友一起?
关于以上这些“没朋友”系列故事,在我身上发生过多次,曾经以为只有我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一度怀疑是自己的性格太孤僻了,以为没有人像我一样喜欢自己一个人逛街,享受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光,毕竟中国人都是群居动物,喜欢一群人一起做一件事才是常见的。
后来和一些朋友交流自己的困惑,才发现不只是我,身边很多女性朋友也认为只有自己一个人去买衣服才是最高效的,尤其是已经工作了的女生,因为在不受他人意见干扰的时候,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决定并买到自己满意的东西。我如果是和一大群妹子一起逛街,99.99%的可能就是我今天是空手而归的。
男性朋友更是如此,自己逛街才是最“快狠准”购物最精准表达方式,话说我还真没见过几个男生一起逛街的场景,几个朋友说在他们的脑海中,只有“买东西”这个概念,完全没有“逛街”这个概念。
你妈为什么会觉得你没朋友?
一般遇到以上这些情况,我反应都特别大,电话沟通的语气也会开始变得非常不好。心里想的都是“您老人家管的也太宽了吧,隔着700多公里呢,我出不出去玩,有没有人约我出去玩您都得管着,简直没有人身自由了啊。”但每次通话结束后,我又会后悔得不得了,觉得自己不应该这么说话,于是好多次都是在这种冲动——后悔的死循环中不得自拔。
为了从这个死循环中跳出去,我仔细思考和分析了很久,为什么有很多家长,在很多小孩在外地工作后,除了关心你工作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也会特别在意他们下班后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有没有和同事朋友处好关系。究其原因有三:
远距离造成的担忧。
上述场景大多是会发生在离开家乡工作的人身上,如果在家乡工作,时常可以见到父母,其实对他们来说就不会太在意你周末是否有和朋友出去玩了,因为他们其实是可以实实在在观察到你生活的近况的。
但是外出工作的你,因为距离的关系,他们只能平时通过电话、视频和一些社交媒体了解你的生活动态,没有办法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你就在他们身边,这种远距离导致他们不能直接参与你的生活,你在外面过的好不好,成了父母最大的担忧。
自身业余活动的匮乏。
80或者90后的父母一辈大部分都出生在50-60年代,这个年代出生的人,大部分骨子里的观念都是传统的,在国企、政府机关或者银行等部门工作的比例相当之高,除了工作之外,几乎所有的心思都一门扑在了家庭上,几乎很少有什么兴趣爱好而言。但是人的精力一定是需要有一个发泄的出口的,下班回家,如果没有其他业余活动参与,父母的心思肯定就都在孩子身上了。
父母也老了,需要你陪伴。
从呱呱坠地到老去的过程其实就像是一个轮回,人常说“返老还童”,年纪越大,反而越会像孩子一样需要陪伴。他们渴望你的陪伴,就像小时候的我们渴望父母的陪伴一样。
不在家的时候,父母依旧会将我们的房间收拾的干净整洁,会一直准备着我们回家可能穿到的睡衣和一套全新的洗漱用品。我们每一次回家,对于他们而言,都是一种庆典。
如何避免让你妈觉得你没朋友?
这一度是一个困扰了我很久的课题,在我将种种可能让我妈觉得我会没朋友的原因分析出来之前,我一直都没有答案。但当将原因找到之后,我才发现一切都是可以对症下药的,方式很多,总有一条适合你。
指南一:多发朋友圈“晒”生活
其实朋友圈很大程度上的作用是让关心你的家人和朋友了解你的生活状态。你今天参与的活动,所做过的有意义的事情,都可以以发朋友圈的形式展现出来,让自己的家人和好朋友知道。
记住一点:不用太担心会打扰其他人的生活,因为朋友圈每日产生的内容量太大,大部分人其实不会太注意到你今天发的内容,但是关注你的人一定会去特意翻看你到底发了什么状态。
我曾经是一个极度不爱发朋友圈的人,并觉得发朋友圈特别矫情,但某一次参与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忍不住发了条长长的朋友圈,我妈竟然那一整天到第二天都没联系过我,太不符合她的风格了吧。我第二天憋不住了,问她怎么没理我,她回我:“你不是发朋友圈了么,我都知道你在干什么了,没必要再问一次啊。”
原来这样一条简单的朋友圈内容,不仅让朋友们知道了我的近况,也给予了我的家人们一定的安全感,让他们觉得和我的生活也不是那么远。
指南二:鼓励你妈多参加活动
参加活动是妈妈们发泄“无止尽”精力的一个有效解决方式,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你妈去参加这些活动?要知道,妈妈们中有很大一部分的重心都放在家庭上,让她们把时间拿去参加其他活动只会觉得是浪费时间,可能会产生忙不过来的“错觉”。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要不然她们怎么还能拿出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来“围着你”。
你让她们去练瑜伽吧,她们会觉得那是年轻人玩的,没兴趣;让她们去学油画,她们会找借口说没基础,太难了;让她们去插花班,她们说哎呀那个很贵的啦。因此,什么也别商量,就直接先花钱给她们报名就是了,钱花了,她们有90%的概率是硬着头皮去的。
当然,你选择的这个活动一定是据你观察你妈一定会有兴趣的,如果你给一个可能热爱插花的妈咪报了一个舞蹈班,感觉她打死你的几率会比较大。
指南三:常回家看看
我知道这个指南几乎相当于一句废话,因为大部分在外工作的人,行动力几乎相当于零。
假如有一个周末,给你免费的来回机票让你回家,你会说走就走吗?我想大部分的我们都会考虑到时间成本,太麻烦了还要收拾行李等各种方面的因素,最终选择——放弃!
有一个周末,我就是很想回家,于是我买了周六早晨7点的飞机回家,周天回香港班机因为没有好的时间,就买了过夜的火车票,第二天(周一)早上4点多到深圳,等着口岸开门时间,然后过关,直奔公司上班。
这是我过的最匆忙的一个周末,但也是最幸福的一个周末。
你可以找到很多借口不去做一件事,但是对于回家这件事,只需要一个理由就可以让你动身——我想妈妈了呀。
你这么勤快的去看她,她才没有闲工夫去关注你有没有朋友这回事。
指南四:沟通为王
其实一直觉得“沟通”和“表达”一直是中国式家庭关系中的弱项。我们太少将“我爱你”“好想念你啊”这种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情感的词挂在嘴边。很多明明表示关心的话说出口也莫名变了味。
因此,学会如何和家人/亲人朋友们沟通是解决很多问题的核心。我们不仅有父母,未来会有或者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自己的下一代,要怎么有效的沟通,都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
每一代人之间,因为受到的教育不同,接触到的世界不同,很多观念也会不一样。
最近要去准备龙舟比赛训练的缘故,我妈会一直觉得这是个很恐怖的事情,怎么能让女生去划龙舟啊,简直惨绝人寰,晒黑了多丑啊,掉水里了怎么办啊,然后就开始给我想各种办法防晒。一向不爱网购的她,竟然还能从x宝中给我搜罗到以下神器👇
但我心里想的就是,划龙舟就真的是个很好玩的活动啊,没玩过所以要去尝试;古铜色也很性感啊,说不定别有风味?我也会游泳啊,为什么会怕掉水里。如果因为我惧怕一些不确定因素而拒绝参与这个活动,在我老年后回头看,将来的我一定会嘲笑自己现在的懦弱。
瞧,这就是我们的观念不同导致的,但你能说谁对谁错吗?不能,因为双方的立场都是他们认为正确的。妈妈们认为我们在家呆着时没朋友,我们认为在家呆着是难得的可以和自我共处的时光。
但我相信,只要你用心去和妈妈们沟通,告诉她,你想要的是什么,为了这个经历,你不会惧怕其他无关紧要的东西,我想她最终也能理解你。
她将我们托起,不就是为了我们去经历和见识那更大的世界么?
嘿~如果以上方法你都试过,你妈还是觉得你没朋友,那你肯定还有什么更好的独门秘籍,快拿出来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