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把《走向共和》看了一遍。刚开始是看豆瓣评分不错,当个电视剧看。慢慢的,越看越有兴趣,虽说有些是编剧杜撰,可还是使我对那个年代的人和事,有了新的认识,激发了更深的思考。
提起李鸿章,可能要拜我们的历史课本所赐,大多印象就是个奸臣嘛,北洋舰队腐败的不行,甲午海战,全军覆没,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辛丑条约》、《马关条约》更是丧权辱国。
可历史真的是这样么?看看其他人是怎么评论的吧:
慈禧称赞他是“再造玄黄”之人。李鸿章去世的消息传来,慈禧的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感叹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梁启超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是: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我想至少在当时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说他是国之重器,一点不为过吧。而他与他的恩师曾国藩在延续晚清生命这件事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期的洋务运动,他与张之洞合称为“南北洋”,而他亲手缔造的北洋舰队,是中国清代政府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实力曾是东亚第一,世界第九(这里采用当年《美国海军年鉴》的排名,前八名分别为:英、法、俄、普(鲁士)、西、 奥(斯曼)、意、美 )。而后期因为经费跟不上,导致总体装备开始落后,而此时的日本,明治维新后,在军事方面开始大步发展,直至甲午海战一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真是极大的讽刺啊。
甲午之后,赴日议和,被刺杀后,以此作为谈判条件,说白了,城下之盟,有多少能争取的,而李以一己之力,从白银三亿两赔款降到两亿两。电视剧中有一幕,头上带伤的李鸿章在谈判桌上,以近乎恳求的语气问伊藤博文,“能不能再少点?权当给老夫省下点路费。”不禁一阵感慨。签字之后,回国还要背负各种骂名,可悲。
八国联军议和时,慈禧携光绪西逃,留下李鸿章与亲王奕劻与八国周旋,电视剧有一幕,年迈的李拿过奕劻手中的笔说,“这世间最难写的莫过自己的名字,这一下笔,可就是一世骂名啊,王爷您还年轻,后面路长着呢,还是由老夫代笔吧。”这段话也可以看出编剧对李的心疼。
剧中有一段李鸿章与梁启超的对话,梁劝李走君主立宪的改革之路,李说了句充满意味的话,“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 就是这样一个人,为晚清殚精竭虑,到最后油尽灯枯。最后放上少荃的一首入京诗和一首临终诗: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 八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