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电影《不问西东》,同行的女汉子难得的柔柔的告诉我,这电影不错。
是不错。
对于两个站在九零后最前面的,还哇哇吵着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我们,没有亲历那个时代的故事,却也在生活中经历着和张果果一样的选择。
不忘初心,我们是否做到了?谁知道呢。
章子怡出场的那一幕还是依然很美,虽然只露出了一双眼睛,但“一双似喜似非含情目”,眉蹙春山,眼颦秋水,美人如兮。
那个年代的爱情,也许就该如陈鹏对王敏佳一样,千山万壑又如何,爱你,我一定会找到你。但更多的,可能是李想,我爱着你,但是我更爱的,是我的理想,是时代背景中,大多数人觉得对的事。他在死前口中囔囔着“生者如斯,死者已矣”,不知道当时想到了谁,但他传达下来的善念,让果果面对选择的时候,同样的选择了把善良和爱在四胞胎身上延续。
无关对错,只在于心。
但整个电影,所有的泪点,我都给了那个秀雅于外,而筋骨暗藏,如星月般耀眼的男子。第一次觉得软糯的粤语那么好听,高门之后,国法之外,家规仍在。
“不得以有学之贫贱, 比于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
濯濯风骨,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就算知道蔚蓝的天空中可能会留下我的衣角,就算知道再也见不了我的亲人,就算知道我这一去就再回不来。可是,我知道,我曾经也是一个会对女同学的风姿悄悄绘描的少年,也是虽远赴求学却挂念着父亲眼疾的儿子,也是会在母亲的眼泪中妥协的孩子。但是,为了不让别的孩子失去他的父母,不让年迈的父母离开自己的孩子,我去!
喜欢这部电影,更是因为里面连接了整部剧的,那个在国土的一隅,星光熠熠的西南联大。因为我是一名编辑,几年前认识了一位西南联大毕业的九十多岁的老教授。那个年代过来学者的风骨,让人见之不能忘。眼中的笃定,对自己信念的坚持,为了自己钻研的学术跋山涉水,作为第一批代表国家对外交流的学者,在主办方没有准备好五星红旗时坚决不赴会的傲骨,在他的故事中,都是时代微影的展现。联大的搬迁史,和在学校中一边躲避空难一边学习的故事,我都在他的书中读到,这次在电影中被重现,更是对那个时代的学者多了几分敬畏。正如校歌中所写,“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就像电影中的吴岭澜,不知道自己该追寻什么,却也在一步一步的脚印里找到了自己的本心。
影片的结尾,在讲述片中每个人的身份时,我的心难以平复,并由内而外的感到自豪,不仅仅因为那一个个载入史册的名字,更多的,是从他们眼中看到的对生活的笃定和骨子里的血性。“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这些,站在当时中国知识最前沿的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做了最好的诠释。
如果提前知道你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前往?
我问同行的朋友,她回答我,会吧,谁没有一点面对生活的血性。
感谢日子,让我们还有勇气,不论前路,一往无前